亚洲成人影院在线观看|亚洲综合狠狠五月丁香|人禽杂交18禁网站免费|欧美性猛交XXXX黑人|亚洲国产精品欠久久久网站|欧洲av无码放荡人妇网站|亚洲熟妇另类无码久久久久久|欧美精品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地方頻道: 北京 | 上海 | 天津 | 河南 | 河北 | 山東 | 山西 | 廣東 | 廣西 | 湖南 | 湖北 | 福建 | 浙江 | 四川 | 重慶 | 申請地方頻道
人物傳記網(wǎng) ——記錄歷史  傳承文化
感動中國 | 人民公仆 | 人物訪談 | 社會名流 | 企業(yè)領(lǐng)袖 | 商界精英 | 地產(chǎn)驕子 | 海外赤子 | 藝苑奇葩
教壇名師 | 巾幗風采 | 律師在線 | 杏林名醫(yī) | 創(chuàng)業(yè)之星 | 時尚風云 | 明星專欄 | 專家學者 | 個人傳記
本站新聞 | 專題報道 | 理事單位 | 作家專欄 | 家族史話 | 國學天空 | 企業(yè)文化 | 暢游天下 | 健康保健
  當前位置:人物傳記網(wǎng) ——記錄歷史 傳承文化 > 藝苑奇葩 > 正文
(1810-1849)鋼琴詩人---蕭邦
來源:中國人物傳記網(wǎng)  作者:George Sand  2011年05月14日 12:15


    鋼琴詩人---蕭邦                                                                           
    波蘭給他騎士般的心胸和年深月久的痛苦                                                       
    法國給他瀟灑出塵,溫柔蘊藉的風度
    德國給他幻想的深度
    但是大自然給了他天才和一顆最高貴的心
    他不但是個大演奏家,同時是個詩人
    彈奏鋼琴時的蕭邦
    既不是波蘭人,也不是法國人或德國人
    他的出身比這一切高貴的多
    他真正的國度是詩的夢幻國度
    …德國詩人海涅對蕭邦的注解

鋼琴詩人---蕭邦
目 錄

一,蕭邦的家庭背景
二,蕭邦的生平

※蕭邦的兒童時代 (出生~12歲)
※蕭邦的少年時代 (13~25歲)
※蕭邦的壯年時代 (25歲~逝世)
※蕭邦大事年表

三,蕭邦的愛情

※初戀情人:康絲坦琪亞 格拉德芙絲卡
※瑪麗亞 渥金斯卡
※喬治 桑

四,蕭邦的作品

五,蕭邦的樂曲風格

六,樂曲欣賞

七,蕭邦的軼事二則

八,傅聰,詩情蕭邦

九,參考資料

一,蕭邦的家庭背景

Frederic Francois Chopin
出生:波蘭小鎮(zhèn)澤拉左瓦 沃拉村
年代:1810年3月1日-1849年10月 17日
蕭邦的父親(職業(yè)∶法語教師)
蕭邦的母親(名字∶幽絲蒂娜)
蕭邦有一姊姊
蕭邦是家中幼子

二,蕭邦的生平

※蕭邦的兒童時代 (出生~12歲)
    費德利克 弗朗梭 蕭邦(Frederic Francois Chopin),一八一零年三月一日出生於波蘭首都華沙郊外的杰拉左 瓦佛拉.
    蕭邦自幼就酷愛鋼琴稍微懂事后,時常三更半夜獨自爬起來彈鋼琴.在四歲時,父就教他彈琴,六歲正式隨季夫尼老師學習.
    蕭邦年幼時,使雙親無比擔憂,原因是這個小男孩一聽鋼琴聲就會哇哇大哭,原來,蕭邦是因為很喜歡而    淚動地哭起來,不久大家就發(fā)現(xiàn)這個小男孩居然會自己爬上琴椅,用小手敲打鍵盤,發(fā)覺能彈出聲音就手舞足蹈.當姊姊彈琴時,他也吵著媽媽要彈琴.
    於是,母親就設法讓四歲的蕭邦和七歲的姊姊一塊兒學琴,可是過不了多久,他就越過了姊姊了.六歲時,父母親終於明白他具有音樂異稟,於讓他和宮廷鋼琴季夫尼正式學習音樂.
    八歲生日時,蕭邦就舉行公開演奏了,這是在慈善音樂會上彈奏羅維茲的鋼琴協(xié)奏曲.八歲在華沙的音樂會上演奏,使聽眾訝異不已,被譽為「莫扎特第二」.從這時期開始,他時常即席作曲立刻演奏,他非常擅長這種「即興演奏」.
    蕭邦十二歲起,隨華沙音樂院院長艾斯納學習和聲與對位法,這位優(yōu)秀的教授,很快就發(fā)現(xiàn)蕭邦具有成為作曲家的優(yōu)異創(chuàng)造能力,於是避免呆板的教學法,盡量讓他自由地發(fā)展.
※蕭邦的少年時代 (13~25歲)

故事一

    一八二八年秋天,有一輛驛馬車,從柏林趕往波蘭首都華沙,中途跑到一個小鎮(zhèn)時,不料馬蹄脫落了,馬車無法繼前進.馬車夫只好帶客人們走進一家客棧休息.

    這家簡陋的旅館中,有一臺相當古舊的鋼琴,琴蓋上積 一層灰層.突然有一個老人喃喃埋怨說∶「真是糟糕,不知道等多久才能再出發(fā).」說罷,就指著鋼琴問∶「有誰會彈鋼琴嗎?請彈音樂,放松一下大家的心情吧!」

    聽到這句話,一位十八歲的青年就走到前.接著,他就不慌不忙地把雙手放到鍵盤上.從古舊的鋼琴上居然瀉出這麼優(yōu)美的琴聲,大家都訝異不已.

    不一會兒鋼琴四周己圍滿一堆人,這個年輕人,就彈得更起勁,更為精彩,使人們深深著迷.

    最后一曲彈完后,老人就面露笑容對年輕人表示∶「我是退休的老風琴師,在我漫長的生涯中,還不曾聽過這樣杰出的鋼演奏.如因莫扎特還活著而且聽到這個演奏,他一定會緊握你的手說∶『你是我的繼承者!』 年輕人愉快地以優(yōu)美,高貴的聲音答說∶承蒙您的夸獎,實在不敢當.我叫費德利克 弗朗梭瓦 蕭邦.」

    這件軼事,發(fā)生在蕭邦十八歲時.蕭邦十六歲時,進入華沙音樂院就讀.

    次年蕭邦到奧國首都舉行演奏會,此次音樂會相當成功.評論雖然指出蕭邦的演奏缺乏充沛的音量,可是對他纖細的觸鍵和靈巧的指法,都相當欣賞.對於他自己譜寫的作品,也認為極具才華.
 
    蕭邦所寫的「芵扎特唐喬望尼主題變奏曲」(Op.2) 立刻引起浪漫運動驍將舒曼的注意,他在此曲的樂譜寫下這樣的名句∶

    「諸位請脫帽,天才已出現(xiàn)!」
    蕭邦就在這一年的九月十二日,載譽榮歸.就在這個時候,蕭邦開始為初戀而煩惱.
    他所愛慕的姑娘,就是華沙音樂院聲樂系的女生 康絲丹奇亞 葛拉德柯芙絲卡.一八三零年三月裏,在寄給好友狄都斯的信中他說∶
    「我很感傷,因為我已墜入情網(wǎng).我每夜都夢見她的倩影,但還不曾和她交談過一言半語.當我思念她,輾轉(zhuǎn)難眠的夜冕,寫下協(xié)奏曲中的慢板樂章.」這就是F小調(diào)第二鋼協(xié)協(xié)奏曲的甚緩板第二樂章,有人把這個無比綺麗的樂章叫做「愛人的畫像」.
    蕭邦離開祖國后,這樁愛情就中斷了.一年后,康絲丹奇亞更嫁給一個商人,不久卻雙目失明.
 
一杯祖國的泥土

    蕭邦要出發(fā)前往維也納的前夜,朋友們和老師,為他舉行一次熱鬧的惜別晚會.在這聚會中,大家舉杯祝福,為蕭邦打氣.唱過幾首歌曲后,有一個朋友拿出一個裝滿黑色波蘭泥土銀杯送給蕭邦.

    蕭邦緊緊抱住這銀杯,感動得熱淚盈眶.自此,這杯祖國的泥土就不曾離開過蕭邦的身邊.
革命練習曲

    當蕭邦和好友第二次來到維也納后才發(fā)現(xiàn)情況完全改變了.非常不幸的是,正好在這時候,華沙發(fā)生了暴動.由於波蘭對俄國宣戰(zhàn),和俄國國有同盟關(guān)系的奧國,也開始敵視波蘭人.蕭邦不得不離開決定到巴黎或倫敦謀求機會.

    在前往巴黎的中途,九月八日到達德國的斯圖加特時,突聽到華沙被俄軍攻占的消息.這時,蕭邦無比悲憤,於是注入他澎湃的愛國情懷,流著熱淚,在鋼琴上敲打般嬋出無比淚昂的音樂,用來抒泄內(nèi)心的苦悶與憤怒感人肺腑的「革命練習曲」就這樣產(chǎn)生了!

鋼琴詩人

    一八三二年二月二十六日,蕭邦在巴黎舉行第一次演奏會.
    這時前來聆聽的,只是逃亡到巴黎的窮波蘭人,收入很少,可是蕭邦需要用錢,流亡到巴黎的窮同胞,幫不上忙.為了生存,蕭邦考慮坐船前往美國.
    不過,成名的機會就在這時出現(xiàn).在拉土維爾伯爵的安排下,蕭邦有機會在貴族面前表演,當晚所有的貴族,都被蕭邦的即興演奏深深著迷,忘記了時間的流逝.演奏終於告一段落后,大家都站起來報以熱烈的掌聲,不斷稱贊他.
    一夜之間,蕭邦就變成巴黎的寵兒.不僅不再鬧窮,大量的金錢還滾滾而來.這時候,蕭邦已經(jīng)和舒曼成為兩大浪漫主義音樂的作曲家,此事要歸功於拉吉維爾伯爵的友情.如蕭邦去了美國,或許不會有這樣的成就.

※蕭邦的壯年時代 (25歲~逝世)

    由於李斯特的介紹,蕭邦和喬治桑認識了.起初對於這位過分豪放的女人,蕭邦并無好感.可是相處一久,在這兩位個性回異的男女之間,居然產(chǎn)生了熱烈的愛情.同時,喬治桑的小說以及其堅強的求生意志,也使蕭邦為之神迷.就這樣,二十八歲的蕭邦和三十四歲的喬治桑終於相愛,雙雙離開巴黎,住到有「熱情之島」之名的馬約卡島.
    九年后,蕭邦終於和喬治桑吵翻,兩人就此分手.此后,蕭邦的健康急速惡化,一八四九年十月十七日凌晨兩點,鋼琴詩人蕭邦因肺病去世,舉世哀悼.

蕭邦大事年表

公元
年齡
大事
1810 0
二月二十二日生於波蘭華沙附近捷拉左瓦的渥拉地方 ( Zelagowanolq ) 幼從艾得特 最尼( Adalbert Zwyny ) 習鋼琴.
1816 6
跟季夫尼學習鋼琴,季夫尼發(fā)現(xiàn)他的作曲天才
1817 7
發(fā)表了他的第一首作品--波蘭舞曲∶并開始在私人音樂會演奏鋼琴
1818 8
在慈善音樂會公開演奏,受到好評
1824 14
入華沙高等學校. 同時從依斯納( Elsner )習作曲到沙時爾尼亞一位同學的家鄉(xiāng)渡假,接觸到農(nóng)民的生活,收集到不少波蘭民歌資料.
1825 15
圓舞曲作品第一號發(fā)表在沙皇面前演奏,沙皇送他一枚鉆石指環(huán).
1826 16
用功過度,損及健康.母去世
1827-1828 17-18
離開高等學校,曾一度投效華沙音樂院,成績不太好,乃終日寫曲彈琴,許多練習曲,短曲,以及-- 兩首鋼琴競奏曲,大部成於此時.
1829 19
胡邁 (Hummcl) 在華沙表演鋼琴,蕭邦頗受影響.去維也納,舉行兩次音樂會,成名為鋼琴家及作曲家,返華沙繼續(xù)創(chuàng)作.
1830 20
三月,在華沙舉行音樂會演奏鋼琴協(xié)奏曲.十一月,他帶著一小杯波蘭泥土到外國發(fā)展.首先來到奧國的維也納.再度訪維也納,舉行音樂會,并與各大音樂家接觸,又因不滿於維也納生活,乃決心去巴黎.
1831 21
抵巴黎,列身於音樂領(lǐng)袖之林,開始接近黛芙尼,波泰卡,九月八日華沙淪陷,悲憤而作革命練習曲(作品第十號).在維也納開音樂會,但失敗了.七月,轉(zhuǎn)到德國.九月,在斯圖加特得知俄軍攻陷華沙的消息,十月,來到巴黎.
1832 22
E小調(diào)鋼琴競奏曲,在巴黎親自彈奏演出,成名為鋼琴教師,常與李斯特,查勒堡等過從在巴黎舉行演奏會,大受好評.
1835 25
到波希米亞探望渡假的父母,又到德累斯頓探望朋友,和以前的鋼琴學生瑪利亞重逢,兩人熱戀起來.經(jīng)德雷斯頓去萊比錫,晤舒曼及孟德爾頌.
1836 26
和瑪利亞分手,和里平斯基絕交.
1837 27
拒絕授受沙皇頒贈「沙皇陛下首席鋼琴家」名銜.十二月,初次和女文學家喬治桑夫人會面,并同居后,頗受影響,同年左肺初期病象顯露.
1838 28
因病與喬治桑去馬約卡島( Maiorca )嗣因氣候不適,肺病加劇,不得已又回法 國.在馬賽養(yǎng)病數(shù)月.
1839 29
二月,和喬治;胤▏,到諾昂住下來.返巴黎,病中作品頗多
1840 30
居巴黎,盡健康的可能,教授鋼琴,在貴族圈里消磨歲月.絕少公開演奏,病況日下.已出版至作品二十四號.
1844 34
父親去世.
1847 37
與喬治桑關(guān)系告終,蕭邦以D大調(diào)前奏曲( PREI-UAEIND )為紀念.
1848 38
春天,二月十六日在巴黎舉行離別演奏會后,帶病赴英,在倫敦舉行音樂會兩次,相當成功.又應弟子斯太玲( Stir Ling )小姐之請去蘇格蘭,九月十六日,在倫敦基爾德堂為波蘭人籌款開演奏會--這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的演奏會.在愛登堡和格斯拉哥表演,健康益損失.
1849 39
一月再赴倫敦之后,返巴黎.回到巴黎,一直生病,病漸不支,不能教學,靠朋友幫助度日,與病魔相斗爭,無效,於十月十七日病逝.他的心臟給摘下來運回華沙安葬.

三,蕭邦的愛情故事

    我曾經(jīng)問我的老師,為什麼蕭邦的曲子大都是小調(diào),很憂郁似的.老師說蕭邦樣子生得俊俏,很有「女人緣」.生活困難時曾經(jīng)被一個有錢女人困住,故他生活得不快樂.....我發(fā)覺蕭邦生平也有很多女朋友,有句話道:「愛的力量真?zhèn)ゴ蟆?蕭邦之所以能譜出那麼多優(yōu)美如詩的鋼琴曲,也是因為愛情的魔力,將他的生命渲染得多采多姿之故.蕭邦一生當中,也曾經(jīng)愛過三個女人——格拉德芙絲卡(Konstancja Gladkowaska),瑪麗亞.渥金斯卡( Maria Wodzinska)與喬治 桑(George Sand).當然,曾和他談過戀愛的更多更多,例如Delfina
Potocka,晚年的女友Jane Stirling等,在此介紹的乃是對他影響至深的三位.

初戀情人:康絲坦琪亞 格拉德芙絲卡 Konstancja Gladkowaska (1810-1889)

    蕭邦曾在寫給密友狄都斯的一封信上,道出如此的文字,透露出他正沉浸於戀愛中: ——噢,也許是非常不幸地,我已經(jīng)擁有了我的理想.對於她,我忠實地奉獻,而且默默地經(jīng)過了半年,她是我的夢,我的「慢板曲調(diào)協(xié)奏曲」[第二號]的靈感得自於她;并且,在今天早上,促使我做「小華爾滋曲」的,也是她,..你不會相信,現(xiàn)在我發(fā)現(xiàn)華沙竟是如此地陰沉而寡歡. 他著名的第二號鋼琴協(xié)奏曲第二樂章,被人稱做是「愛人的畫像」,那具有夜曲風甜蜜的主題,是由蕭邦對康絲坦琪亞繾綣的深情編織而成,充滿了愛的憧憬與溫婉的感情.這樂章的優(yōu)美纖弱,便彷佛是幅綺麗的畫像,從音符間隱隱可見康絲坦琪亞的神韻與風姿.

    蕭邦在給狄都斯的信上又寫道:「我很感傷,因為我發(fā)現(xiàn)已墜入情網(wǎng)中.在這半年里,每夜都夢見她的倩影,但我還不曾與她交談過一言半語.在思念她的時候,我寫成了協(xié)奏曲中的慢板.」 康絲坦琪亞 格拉德芙絲卡 ( Konstancja Gladkowska ) 是位漂亮的波蘭女高音,生於一八一○年元月十日,是當時一位社會名流的女兒,也是華沙音樂院的學生.蕭邦第一次看見她,是在一場音樂會上,便情不自禁為她秀麗的姿容與優(yōu)美的歌聲所吸引,而悄悄愛上了她.蕭邦本身是位內(nèi)向羞怯的人,見康絲坦琪亞有許多的崇拜者,也就覺得這分愛慕?jīng)]什麼希望,於是只敢將對她的愛加些理想化的色彩,收藏在內(nèi)心深處. 在經(jīng)過漫長的單相思歲月,約一兩年后,在名聲樂家宋達格家中,蕭邦很偶然地又遇到康絲坦琪亞,也許是在這時,兩人才經(jīng)正式介紹而認識.后來康絲坦琪亞亦發(fā)覺蕭邦對她的情意,於是兩人便進而相愛,并且交換了戒指.在蕭邦的紀念冊上,康絲坦琪亞曾如此地寫道:「記住,永遠不要忘記我們波蘭人是在全心全意地愛著你..,在國外,也許人們會贊美你,褒揚你,但他們絕不會比我們更愛你..」多麼圣潔而真情流露的詞句啊!她曾為他參加過許多場音樂會,也唱過不少激起大眾喝采的Mazurka曲. 但,后來蕭邦必須前往維也納發(fā)展,離開波蘭了.在一八三○年的十月十一日,一個深秋的日子中,舉行了一場「告別演奏會」,這是他在華沙的最后一場音樂會.當然,這次也了卻了蕭邦的一樁私人心愿,因為康絲坦琪亞也出席參加了這場音樂會.

    據(jù)蕭邦自己說法有這樣的敘述:「她穿著漂亮的白色長衫,頭發(fā)上插著玫瑰花.」當蕭邦發(fā)現(xiàn)她在合唱團的一角時,忍不住熱淚盈眶地緊緊握住她的雙手.. 這時兩人都已認識對方,蕭邦也有對她表示好感,但她所表現(xiàn)的態(tài)度,卻遠不如蕭邦的深情款款.在蕭邦死后,人家告訴她蕭邦曾是多麼愛慕她時,她卻說道「他很容易發(fā)脾氣,充滿了幻想,并且不值得信賴」這樣一句話.據(jù)說當時蕭邦離開祖國一年后,康絲坦琪亞便嫁給了一個商人,后來卻雙目失明..也許,蕭邦的離去對她而言,也算是個難以割舍的痛吧! 蕭邦難忘的一段初戀,也就此隨著他離鄉(xiāng)背井的腳步,逐漸遠去,畫下了一個深沉的句點..
Konstancja Gladkowaska

瑪麗亞 渥金斯卡 (Maria Wodzinsk( 1819~1896 )
    瑪麗亞 渥金斯卡是蕭邦友人的妹妹,當蕭邦童年時,曾和這一家族的男孩們,一起渡過歡樂的童年生活.后來渥金斯卡家族在一八三一年的暴亂中離開了波蘭,定居日內(nèi)瓦,到一八三五年的夏天,又來到德勒斯登訪問.
    當蕭邦再次訪問渥金斯卡一家人時,意外發(fā)現(xiàn)當年未脫稚氣的瑪麗亞,已經(jīng)長得亭亭玉立了.由於有過康絲坦琪亞的那段經(jīng)驗,蕭邦在感情方面,顯得格外地謹慎,但他仍在瑪麗亞身上尋得了一股溫情,使他不禁陷入了她的魅力之中.她是位很好的鋼琴家,后來她在華沙的音樂會中,演奏了蕭邦的一首敘事曲,以及蕭邦為她而作的「降半音的華爾滋」[作品69第一樂章].

    瑪麗亞的母親也查覺到蕭邦對她女兒動了感情,但是并沒有勸阻他們,其他人也注意到了這件事.而在冬天時,蕭邦不幸地得了非常嚴重的流行性感冒,而且他一直隱瞞著病情,因此很多人都得不到他的消息,甚至有傳言說他已經(jīng)死掉了.蕭邦并不希望讓渥金斯卡家的人知道他生病的事,因為,他們不會讓自己的女兒嫁給一個身體羸弱,幾乎瀕臨死亡的一個人.瑪麗亞并不在乎這件事,但她的母親卻很在意.
    一八三六年七月,渥金斯卡家邀蕭邦一起到馬林巴渡假,那是個靠近卡斯巴的波西米亞溫泉勝地.蕭邦應邀前往,好不容易到了八月時,他終於有機會和瑪麗亞單獨在鄉(xiāng)間的小路散步;對蕭邦而言,這是比較幸福的一段時光. 九月初,渥金斯卡家前往德勒斯登,蕭邦也隨行.在這里,他作了纖美流暢的「降A大調(diào)練習曲」,也就是作品25的第一首,并且也譜了另一首歌曲「戒指」,這是取材於威特斯基的一首詩,很能反應出蕭邦的感情.也許,這是他想起康絲坦琪亞所帶給他的痛苦,而下的決心:
    『我已經(jīng)愛上了你 你的小指戴著 我給你的銀戒指 別人娶了我鐘愛的女孩 那女孩年輕貌美 我給了她戒指 終究還是個陌生人 音樂家應邀參加婚宴 我亦在婚禮中歌唱 你嫁為他人的妻子 我仍然深愛著你 別人嘲笑我 我是多麼傷感 此情不渝 竟是往然 贈與戒指 亦屬枉然』

    這首歌曲是八日寫的.第二天黃昏時,蕭邦便向瑪麗亞求婚,她接受了.但她的家人并沒立刻同意,說要看蕭邦日后的表現(xiàn)再作決定,他們特別規(guī)定他晚上不得在巴黎貴族的沙龍中廝混.
    蕭邦在回巴黎前,瑪麗亞送了他一朵玫瑰花,并且告訴他,他們一定還可以再相見的.回到巴黎之后,蕭邦立刻忘掉了渥金斯卡夫人的勸告,開始過著自由自在的社交生活.但正如嚴冬肆虐巴黎一樣,他的健康情形急速惡化,終於再度病倒了.這段期間,他和瑪麗亞仍有書信的往來,然而根據(jù)流傳下來的這些書信記載,內(nèi)容并不像是愛人間的情書,而且寫信的通常是她的母親伯爵夫人,而瑪麗亞只是在信后,草草附加兩三行而已.渥金斯卡家人終於決定,不讓瑪麗亞嫁給蕭邦,并且取消了他倆的婚約.瑪麗亞無法表示意見,因為當時風俗,她不能對父母的決定提出疑問或加以反抗.
    在蕭邦去世之后,被發(fā)現(xiàn)他將瑪麗亞一家人寫給他的信,以及那朵玫瑰花,全都用信封裝起來,綁上絲帶,用波蘭文在上面寫道:「Moja bieda」,也就是中文「我的悲痛」.他將這段短暫的回憶,永恒地塵封起來,讓時間去沖淡它.. 到一八四一年,蕭邦從姐姐露德貝卡那兒,得到瑪麗亞與史卡貝克伯爵結(jié)婚的消息,他衷心祈禱著她能幸福.然而幾年后,瑪麗亞就跟史卡貝克離婚,又嫁給別人.瑪麗亞后來每次在音樂會上獨奏時,總是彈奏蕭邦的鋼琴曲,雖然他們未能一起生活,可是在瑪麗亞的內(nèi)心深處,始終烙印著蕭邦的影子.

Maria的自畫像 Chopin painted by Maria
喬治 桑George Sand(1804-1876)原名奧羅 杜邦 ( Aurore Dupin )
    生於一八○四年.比蕭邦年長.她十八歲便結(jié)婚了,丈夫加西米爾 杜凡特是個沉悶,沒有創(chuàng)意的男人,很少關(guān)心他的妻子.后來她離開家庭,前往巴黎,她發(fā)現(xiàn)在這里可以自由自在地和音樂家,作家,以及畫家們在一起. 這一切,正符合她那獨立,坦率,自由,浪漫的個性.隨著歲月的飛逝,她的個性愈來愈瀟灑,特質(zhì)是愈來愈明朗化.
    喬治 桑是李斯特的情婦瑪麗女伯爵的親戚朋友.一八三六年的秋天,喬治 桑去參加女伯爵在法蘭西旅館所舉辦的晚會,晚會中邀請了很多音樂界和文學界的知名人士.蕭邦也在邀請之列,這是他和喬治 桑的初次會面. 十二月時,喬治 桑要求想認識蕭邦,遂在李斯特帶領(lǐng)下,參加他所主辦的晚會.其中的一位賓客,描述當晚的情形—— 「喬治 桑女士,莊嚴,冷漠..她的衣著華麗,她穿了一件白色的長袍,系了一條深紅色的腰帶,里面穿著一種類似牧羊女式的緊身上衣,上面有一排深紅色的衣鈕.她的黑色頭發(fā)中分,卷成小圈圈,垂到面頰的兩旁,她的頭上扎了一條絲帶.她滿不在乎地選了一張靠近壁爐的沙發(fā)坐下來,點燃了她的雪茄,簡短而嚴肅地回答坐在她身旁的男孩所提出的問題..當李斯特演奏完一首奏鳴曲后,蕭邦拿出冰塊給賓客們.喬治 桑牢牢地坐在沙發(fā)上,一刻也不停地抽著雪茄.」
    盡管喬治 桑與蕭邦見面時,彼此握過手,可是蕭邦對她并沒什麼好感.喜歡穿著貴族服裝,經(jīng)常居住在飄散花香的房間中的蕭邦,看到這個喜歡穿著長上衣,長褲,還結(jié)領(lǐng)帶的喬治 桑,就覺得她是一個很奇怪的女人,甚至懷疑,她是不是真的女人.同時,當蕭邦陸續(xù)知道喬治 桑的生活史以后,他可能嚇了一跳.喬治 桑跟「卡門」的作者梅里美,有過七日的戀愛,跟比她小七歲的詩人繆賽,從一八三三年起,也狂戀了兩年多... 蕭邦認識喬治 桑,是在一八三六年十二月;得到流行性感冒,是一八三七年二月;他收到瑪麗亞最后一封信,是一八三八年四月;而蕭邦跟瑪麗亞在德勒斯登共度快樂的時光,是一八三六年八月,因此是在認識喬治 桑的幾個月之前. 也許是由於蕭邦依然忘不了瑪麗亞,所以起初對男裝的喬治 桑并沒啥好印象.但,喬治 桑卻深深背蕭邦迷住,因為他跟她以前所認識的任何男人,都不一樣,於是雖然她繼續(xù)和一些不重要的小藝術(shù)家們,斷斷續(xù)續(xù)地有著曖昧的關(guān)系,甚至和李斯特都可能有過一些糾纏不清的韻事,但蕭邦是她熱切要去征服的.
    一八三八年的夏天,蕭邦開始跟喬治 桑保持密切的接觸,此時他和瑪麗亞之間的婚約早已破裂.他開始發(fā)現(xiàn)喬治 桑是個很好的交談對象,他可以把那些長久以來對瑪麗亞,以及更早一次對康絲坦琪亞的那種郁積內(nèi)心深處的情感表露無遺,而且可以從喬治 桑身上找到一分安全感. 然而不久之后,人們的閑言閑語,使得巴黎不再是令蕭邦和喬治 桑感到愉悅的庇護場所,他們急於獲得自由,他們希望逃避窺探的眼睛,以及深懷惡意的風風雨雨.
    有一天,喬治 桑正離開蕭邦的住所,她那怒火中燒的情夫,就在街上追逐著她.蕭邦覺得這種情形,令人感到很不愉快,很明顯地,他與喬治 桑兩人必須離開巴黎.她表示同意,因為她的十五歲兒子得了風濕癥,於是她倆便前往馬約卡島去度假. 他們兩人同居的生活,雖然環(huán)境惡劣,但相當?shù)刈杂?平靜.蕭邦以及喬治 桑熱切地想保持一種在藝術(shù)上的同好關(guān)系,而非一對熱戀的情侶,他們很成功地瞞過了很多人,包括蕭邦的父母也蒙在鼓里. 
    蕭邦的健康狀況一直很不好,尤其是當氣候不佳時,他的肺病屢屢發(fā)作,全賴喬治 桑細心照顧.他們住的地方經(jīng)常變遷,因為附近的居民都不愿意,這樣一個會傳染的肺病病人,居住在他們的地方,抑是租他們的房子來住.蕭邦的病情也因無法得到很好的療養(yǎng),而逐漸走下坡. 對蕭邦而言,一八四四年是相當重要的年分,這年是他生命和藝術(shù)上的高潮,也是關(guān)鍵性的一年.由於與喬治 桑的相戀,使他的創(chuàng)作到達巔峰,譜下不少動人的美妙作品.雖然蕭邦在音樂上有很偉大的成就,然而他是一個缺點不少的人.喬治 桑對於他的哲學態(tài)度,以及喜怒無常的壞脾氣,因此她寫了一封信給他的姐姐露意絲,邀請她以及她的先生[露意絲的先生對於蕭邦的成就與名望,非常地嫉妒],到巴黎來探望蕭邦,并在夏天時一起到諾汗. 蕭邦對於能夠暫時地與姐姐重聚,感到十分歡欣.九月,當她離開諾汗之后,曾經(jīng)寫信給她,吐露出許多回憶.稍后,十月的最后一天,蕭邦又寫了一封信給露意絲,說明了他在諾汗的生活情形.從信中可以看到他不滿的暗示,不滿的對象是喬治 桑的兒子莫瑞斯.此時的莫瑞斯已經(jīng)長大,成為一個對於生活環(huán)境有自己的見解和批評,并且意志很堅定的男人. 雖然蕭邦和莫瑞斯之間的關(guān)系不太融洽,但他仍然相信能獲得喬治 桑的支持;并且縱使有許多人認為喬治 桑在這一時期所寫的小說「路克利芝亞 佛羅里安尼」,是以自己和蕭邦為主角,對她在諾汗日益不協(xié)調(diào)的生活作一種寓言式的描寫,但在他們的信件之中,找不到任何感情逐漸淡薄的跡象.
一八四五年,雖然蕭邦的健康情形繼續(xù)惡化,和莫瑞斯的緊張關(guān)系也顯著地升高,但大體上說來,日子仍然在和往常一樣的步調(diào)下繼續(xù)過著.只是喬治 桑和索蘭姬開始在這場沖突中,扮演著主動的角色.第二年的春天,他們家的成員中,新增加了奧古斯丁 布勞特,她是喬治 桑的一個遠親,支持莫瑞斯打擊蕭邦.后來喬治 桑正式收她為養(yǎng)女,但并不能緩和緊張關(guān)系.
    莫瑞斯并不愿意接受蕭邦友誼性的饋贈,并且對於蕭邦控制及左右喬治 桑的行為,感到憤怒.在后來幾年當中,他甚至發(fā)表一些關(guān)於蕭邦及喬治 桑之間關(guān)系的匿名信,故意歪曲他們真摯友誼的本質(zhì),但效果并不顯著. 索蘭姬比較同情蕭邦,并且不喜歡奧古斯丁,她經(jīng)常數(shù)落奧古斯丁的卑微出身.因此在這場家停沖突中,莫瑞斯和奧古斯丁聯(lián)合起來,蕭邦和索蘭姬.喬治 桑左右為難,很不自在底處於沖突之中,最初,她保持中立,但在莫瑞斯的煽動及圈套設計之下,喬治 桑終於逐漸偏向莫瑞斯那一方. 最早的一場沖突,在一八四五年的夏天發(fā)生.莫瑞斯和奧古斯丁,鼓勵家里的其他仆人,起來反對蕭邦的波蘭籍仆人——這個人是他唯一能夠用本國語言交談的人.在一場喧囂騷動之后,痛苦的蕭邦,只好辭退了他的波蘭籍仆人.
    蕭邦和喬治 桑的哲學觀原本不一致,如今歧異日漸加深,已漸漸不能容納對方了.喬治 桑是一位熱切關(guān)心社會問題的時代女性,而蕭邦則仍生活在傳統(tǒng)思想中,傳統(tǒng)的社會架構(gòu)在兩個不可移動的水平——統(tǒng)治階級和仆人之上.這種分歧的態(tài)度,破壞了蕭邦和喬治 桑之間原本牢不可分的關(guān)系,并使在諾汗的沖突氣氛越來越不可平息.千真萬確的一個事實是,一八四五年的整個夏天,蕭邦譜不出一個音符. 一八四六年三月,到一八四七年的夏末之間,發(fā)生了幾件最不可思議的事情,導致蕭邦與喬治 桑的決裂.在一八四六年六月底,蕭邦和莫瑞斯之間發(fā)生爭執(zhí),而這一次,喬治 桑竟然站在她兒子那方.喬治 桑的背叛使蕭邦震驚,他無法接受這項事實. 喬治 桑卻誤解了蕭邦的心情,她以為他心情變穩(wěn)定了,實際上,蕭邦卻是很勉強地使自己接受喬治 桑支持她兒子莫瑞斯的者項事實.早些年,他們之間共處的那段如夢般的日子,已經(jīng)無可挽回地失去了.. 這時索蘭姬和費蘭德 皮勞斯訂婚,他是一個出身良好,品行絕佳的年輕人.然而,第二年的二月,一個新的追求者奧古斯特 金出現(xiàn),他曾是個軍人
,后來成了個刻苦成功的雕塑家,他為索蘭姬塑了一個美麗的雕像,并且熱烈地追求她,鼓勵她私奔.索蘭姬終於在婚禮的最后一刻,拒絕嫁給皮勞斯,后來與奧古斯特閃電結(jié)婚了.
    蕭邦一直在他們結(jié)婚后,才知道這件事,但縱然他對於索蘭姬嫁給這無賴的事感到惱怒,卻也因病得太厲害,無法介入這種事情.索蘭姬是個自私的人,當奧古斯丁和莫瑞斯的一個朋友狄奧多爾訂婚時,她卻又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丈夫并非理想中的人選,於是非常不能忍受奧古斯丁的幸福.索蘭姬於是捏造了一連串的謊言,告訴狄奧多爾說,奧古斯丁曾是莫瑞斯的情婦,喬治 桑訓誡了她一番,未料她又指控她的母親和莫瑞斯的一些朋友有染..索蘭姬并且寫信給蕭邦,歪曲一切事實,天真的蕭邦深信不疑——喬治 桑十分憤怒,遂寫了封措詞嚴厲的信給蕭邦.. 對蕭邦和喬治 桑而言,這件事所造成的傷害和侮辱,都是不可挽回的.后來雖然喬治 桑曾努力地澄清事實,但蕭邦依然寧愿相信索蘭姬的話,而不愿相信喬治 桑.
    蕭邦和喬治 桑最后一次見面,是一八四八年的三月,但這次見面,只限於禮貌性地交談,并未嘗試將過去兩人所遭受的傷害忘懷或醫(yī)治. 但,縱然兩人曾經(jīng)發(fā)生過多少不愉快的事,終至不歡而散,蕭邦卻永遠無法忘記喬治 桑.他在他的日記本里,小心地保留了一束她的頭發(fā),一直到他去世為止..

四,蕭邦的作品
作 品
介 紹
夜曲
Nocturn
二十一首
「夜曲」英語為Nocturn,法語為Nocturne,義大利語為Nocturno,其語源是從拉丁語的Nox所演變的,使用於羅馬時代的「夜神」之意.
    夜曲的音樂形式,其創(chuàng)始人一般被認為是英國的約翰 費爾德 ( John Field, 1782~1837) 他是出生於愛爾蘭的鋼琴家兼作曲家,在俄國度過他的后半生.他之為這形式的音樂命名,可能是取自天主教會的祈禱「夜禱」,英語為Nocturn,法語為Nocyurne.不過在他心里,這曲式是他自己的創(chuàng)意:在低音部的和弦伴奏形上,高音部響出夜的寂靜,以及夢般優(yōu)雅的旋律.
    蕭邦一生寫下了二十一首夜曲,其中的十八首是在他的生前分別以兩首或三首成集而刊行的.很明顯地,蕭邦是承襲了費爾德的「夜曲」形式而作的曲.在他的初期夜曲作品中[作品9之2,第一號及第二號]都有著費爾德的痕跡,不過其外型與內(nèi)容方面都超越了費爾德.蕭邦并不止是單純地承襲了費爾德,而是使內(nèi)容多樣性地,更加熱情.換句話說,他是把費爾德的表現(xiàn)法發(fā)揚光大,使之走上完璧的領(lǐng)域之功臣.
    哈聶卡說:「蕭邦是把費爾德創(chuàng)造的形式筑高,吹進戲劇性的氣息,熱情,使其更加壯大.費爾德的夜曲是樸素的牧歌型.相反地,蕭邦所努力的不是單純的,而是經(jīng)過裝飾的,太過於陰郁,熱帶性的——或許說是東方最為妥當——.這不是經(jīng)由暖房,飄溢出音樂學校的異國情調(diào),也沒有非詩性的愛爾蘭人所栽培的野生花之新鮮氣味.」

波蘭舞曲
Polonaise
十一首
蕭邦生前一共出版了八首波蘭舞曲,包括「幻想波蘭舞曲」,此外,他在一八二五年及一八二八年,都有波蘭舞曲的創(chuàng)作,死后又以作品71出版了三首.
   蕭邦幼年時代及一八二六年的少年期作品,都雀躍著活潑的童心,到了一八二七年的作品71的三首,已經(jīng)有了深深的詩情,而作品26的兩首波蘭舞曲,則更加顯著.其中作品22為蕭邦赴巴黎之前,在維也納作的,內(nèi)容方面有意表示出鋼琴高手的風格傾向.作品40的兩首是很優(yōu)秀的作品,作品44及53為真正的杰作.「幻想波蘭舞曲」為一八四六年的作品,在這里蕭邦的創(chuàng)作達到了一生最后成熟的境界.從這時代起,他的健康與精神已直接面對破局,次年他與喬治 桑離別,因此也放下了創(chuàng)作的筆.雖然如此,這首曲子并不欠缺靈感,蕭邦的創(chuàng)作力卻更加深刻,把心中的痛苦牽直地化作最優(yōu)美的音樂.
    波蘭舞曲的起源於何時已不可考.不過,這是法國的亨利三世登基為波蘭王后,貴族們在他們的新王御前配合著有節(jié)拍了音樂,列隊行進之際,才確定的形態(tài).
    波蘭舞曲便這樣地先是做為儀式用,后來成了政治性的舞會之用.最初的波蘭舞曲是依歌詞而作曲,然后逐漸地成為民俗風格的表現(xiàn).不但是表現(xiàn)國民的政治感情與關(guān)心,更表示出國民的氣質(zhì)與愛國心,任俠的精神.不過,舞會用的波蘭舞曲隆盛時代,早在蕭邦以前已經(jīng)終了.音樂方面,則化為更繁榮的類型.
    使波蘭舞曲賦予新的感覺與感情的,讓它突然光輝起來的是韋伯 ( Carl Maria von Weber, 1786~1826 ),后來由蕭邦追從繼承.但是,當韋伯忘卻了波蘭舞曲勇壯愛國心之際,蕭邦把波蘭舞曲過去的光榮及目前的悲哀與憤怒,以及對未來的憂郁預感,成功地表現(xiàn)了出來.
    波蘭舞曲獨特的節(jié)奏,夸示著那壯大的三拍子節(jié)奏,其特徵為:特別強調(diào)一小節(jié)中的第二拍,經(jīng)常把他彈成切分音,再第一拍的后半加上重音.

馬厝卡舞曲
Mazurka
五十一首
    馬厝卡原文Mazurka又稱為Mazurek,與波蘭舞曲 ( Polonaise ) 同是波蘭最具鄉(xiāng)土色彩的舞曲之一,發(fā)源於波蘭風光明媚的馬厝維亞 ( Mazovta ) 地方.馬厝卡舞曲自勃興以來到今天經(jīng)過多次的變遷,往時的原始樣式與今天的形態(tài),內(nèi)容上都有明顯的不同.
    馬厝卡舞曲為波蘭鄉(xiāng)土舞曲之一,也是克拉科維克舞 ( Krakoviak ) 的一種,相傳是由此衍生出來的.但是馬厝卡舞曲沒有克拉科維克舞那麼粗笨,住在山區(qū)的克拉科維克人,在馬厝維亞平原跳著的這些舞曲,被叫做「乖僻的克拉科維克」.
    馬厝卡舞曲有兩種形態(tài),一種為聲樂用,一種維舞蹈伴奏用.聲樂用曲由兩個部分組成,大體上前半部為小調(diào),后半部為大調(diào),有浪漫曲 ( Romance )風格的裝飾.這種在波蘭就被稱為「為了歌唱」( do Stuchavia ),原為3/8拍,速度比圓舞曲慢.節(jié)奏方面,以附點音符為其特徵,而且是強有力地,溫暖地,多少帶點威嚴.不過,現(xiàn)在的馬厝卡舞曲一般都以3/4拍來寫.蕭邦的馬厝卡舞曲便是清一色全用3/4拍子寫成.
    就如同波蘭舞曲一樣,蕭邦借用了波蘭固有的鄉(xiāng)土舞蹈曲的形式,依他獨特的創(chuàng)意發(fā)展成新鮮的形態(tài)及內(nèi)容,使馬厝卡舞曲成為有史以來不曾有過的偉大藝術(shù).從形態(tài)上來說,蕭邦賦予它更為精練的旋律,尤其是經(jīng)常被構(gòu)筑在大調(diào)與小調(diào)的混合音階上,予人調(diào)性明顯的不可思議現(xiàn)象.在和聲上,蕭邦也打出了新機軸,馬厝卡舞曲本來地使用匈牙利風格之增二度及三度之跳躍,蕭邦卻增用了增四度和大七度,使馬厝卡舞曲保持本身原有的珍奇之外,又加入了獨創(chuàng)的內(nèi)容,異國的情調(diào).在節(jié)奏方面,蕭邦打破了從來的常套,使之有無數(shù)的變化.蕭邦的馬厝可舞曲是照自己自由奔放的意向而作,對於當年不合時宜的保守作曲家們,這些作品被譏為:「生硬,非藝術(shù)的轉(zhuǎn)調(diào),唐突的進行,情緒的突然變化,令人難以忍受」( 莫雪勒斯I.Moscheles ),他那到處都有的彈性速度 ( Tempo Rubato ),也給當時的人有難於容忍的感覺,整個地可以說是充滿了顰蹙感.即連白遼士 ( Louis Hector Berlioz, 1803~1869 ) 這麼有地位的音樂家,也誤會地說:「蕭邦無法照速度來演奏」,這是因為當時的一般音樂家,對蕭邦主張自己的鋼琴曲之演奏應采Tempo Rubato的新觀念,不能理解的緣故.

練習曲
Etude
二十七首
    蕭邦共有二十七首練習曲,包括作品10的十二首,作品25的十二首,及沒有作品編號的三首新練習曲.據(jù)說那三首沒有編號的,是蕭邦的所有練習曲中,最不好的作品——話雖如此,但也非完全沒有趣味的作品,它們都具有自己的特徵.
    練習曲一般指為了磨鍊演奏技巧而作的樂曲.而蕭邦的這些作品,除了具有演奏技巧上的練習困難之外,也是為旋律,和聲,節(jié)奏,以及情緒表現(xiàn)的練習曲.這便是他的練習曲之特異性了.這些樂曲不只是指法的練習,同時也是優(yōu)異的音樂藝術(shù)作品.
    對於蕭邦練習曲的內(nèi)容及價值,尼克斯曾說了如下中肯的話:「不論是從審美的觀點,或是技巧觀點來看,蕭邦的練習曲比起任何作曲家的同類作品,絕無遜色.如果不認為斷定它是好作品是壞事的話,那麼這些作品的優(yōu)異性,對我們來說實在可以用『無比』兩個字來形容.若與蕭邦的其他作品比較的話,這些作品最顯著的特色是,健康新鮮而又強壯.即是像浸浴在夢中所見的哀調(diào)之中,蕭邦相當多的作品,特別是夜曲,也很難看到軟弱無力,疾病呻吟的情緒.在練習曲中出現(xiàn)的特徵是多樣性的,有的有顯著的美的要素,有的有技巧上的目的,更有少部分是平衡了這兩要素.這些樂曲中絕不欠缺什麼,這是蕭邦的方法與手段,他的鋼琴語匯的結(jié)晶.亦即,被拓廣的和弦,拉長的琶音,半音階的進行,對立節(jié)奏之同時結(jié)合等——實在是不欠缺任何要素.」

圓舞曲
Waltz
十四首
圓舞曲
Waltz
十四首
    蕭邦的一生寫了二十一首圓舞曲,其中生前出版的有八首[作品18,34之三首,42,64之三首].還有在他死后,以遺作問世的:一部分沒有編號的,但是都與生前發(fā)表的一般,可以稱得上是杰作.這些過半數(shù)的圓舞曲之未能在生前出版,原因不在於它的藝術(shù)價值,而是被與此有關(guān)連的各種私事所耽誤.
    蕭邦的圓舞曲可分為兩大類別:其一為把實際的舞蹈理想化的作品,另一類為借用圓舞曲的形式作成的抒情詩.前者有作品18,降E大調(diào)「華麗大圓舞曲」及作品34之1,降A大調(diào)「華麗圓舞曲」.后者有作品64之2,升c小調(diào)及俗稱為「離別圓舞曲」[作品69之1],降A大調(diào)等.
    以實際舞蹈曲系統(tǒng)的圓舞曲來說,蕭邦的作品要比約翰 史特勞斯的音樂更加優(yōu)美,高雅,可是卻不適於實際的舞蹈.
    當年青時代的蕭邦訪問維也納時,正在那兒發(fā)表新作的約翰 史特勞斯成為音樂界中的鋒頭,大家都在談論他的新作品.但是對蕭邦來說是風馬牛不相及,因此他在致雙親的信上說:「我實在看不到真正稱得上維也納風格的東西,所以我到現(xiàn)在還不會彈奏圓舞曲.」由此推測,在蕭邦的性格中還沒有當時維也納風格的圓舞曲要素,因此一直沒有創(chuàng)作約翰 史特勞斯那種實際跳舞用的舞會作品.
    屬於第二大類的抒情詩,幻想式的圓舞曲中,可以發(fā)現(xiàn)到非純粹的圓舞曲節(jié)奏,而且還是近於馬厝卡舞曲的節(jié)奏.這是由於受到他的國民性影響之故,這里有濃厚的斯拉夫民族特有的憂郁情調(diào).
    圓舞曲,若與蕭邦的其他形式作品相比較,演奏上并無多大困難,樂念亦不新奇,所以為一般人所喜愛.克拉克對這些圓舞曲的演奏法提出警告說:「不沉著的演奏家,經(jīng)常忽視了蕭邦的低音.雖然低音對圓舞曲亦具有某種意義,不過也非絕對性的,當然,粗暴的敲打亦無必要.要注意到基礎的音,而從屬的和聲應該彈輕些,圓舞曲的Rubato并不需要像馬厝卡舞曲般地強烈.
 
敘事曲[譚詩]
Ballade
四首
    蕭邦一共寫了四首敘事曲,完成於一八三一年至一八四二年之間,亦及二十一歲至三十二歲那段充滿了活力的青年時代.
    這四首敘事曲可以列入蕭邦的杰作,與另外四首詼諧曲同樣地,創(chuàng)造了新的曲式與內(nèi)容.但是,猶如詼諧曲一般地,并無模仿傳統(tǒng)的古典形式,卻也不是吐露了抽象的,主觀的感情,更沒有波蘭舞曲那種鄉(xiāng)土的要素所規(guī)定的曲式.
    敘事曲的形式非常地自由.這四首曲都同時采用了三拍子系統(tǒng)而成為唯一共通的地方:第一號g小調(diào)用6/4拍子,其他三首均為6/8拍子,除此之外,在形式上可以說沒有任何束縛.采用三拍子系統(tǒng)的原因是,在於表現(xiàn)這些曲子內(nèi)容的態(tài)度,想敘述某種「故事」,而這種敘述又以這類拍子最為適合.
    蕭邦自己表示,這四首敘事曲的故事是,根據(jù)同鄉(xiāng)詩人密契維茲的詩.而且經(jīng)由羅伯特 舒曼確認曾親自從作曲者那兒聽到這話.不過,這些曲子的創(chuàng)作,并不太可能照著密契維茲的詩做寫實式的描寫.因為第一,標題上沒有些微的這種痕跡,而且蕭邦音樂的本身,根本不具備這種描寫的客觀素質(zhì).若有可能,便是蕭邦讀了這些詩時,把主觀的情緒吐露在抽象的曲子中,在音樂的推移上,采取了三拍子的敘述筆法.這便是「敘事曲」的特質(zhì)了.

詼諧曲
Scherzo
四首
    蕭邦賦予詼諧曲新的曲式與內(nèi)容后,曾為了這些曲子的名稱而困惑.舒曼也為他而稱贊:「如果『戲謔』穿著黑衫出門的話,那麼『認真』該穿什麼好呢 」
詼諧一詞意味著戲謔.不過蕭邦的這些曲子并沒有明顯的戲謔感覺,也不是奇想曲 ( Capriccio ).因為這些都在輕快中表示著什麼的緣故.
    蕭邦當時真是為了這些曲子之包含著某些嘲笑,侮蔑,挖苦之類的意味,而想取個新的名稱.這些都是蕭邦從心底赤裸裸吐露出來的作品,其中有憂郁,也有波蘭舞曲之類個人的反抗.
    李斯特認識蕭邦的練習曲與詼諧曲,最能披瀝他自己陰郁的一面.他說:「他的多數(shù)練習曲及詼諧曲,都在表明激烈的憤怒及絕望的情緒,時而會有辛辣的譏嘲,頑固的自尊.他的音樂所具有的陰郁的側(cè)面,并不像他那優(yōu)美的詩一般的曲調(diào)那樣被人理解,也引不起人們的注意.蕭邦個人的性格也因此成為被人誤解的最大原因.蕭邦為人親切,有禮正直,才貌雙全,內(nèi)向恬靜,經(jīng)常表現(xiàn)出快活的樣子來.」
    詼諧曲本來是貝多芬繼承自海頓,莫札特的小步舞曲,再經(jīng)過發(fā)展而成的形式.主要的是用在奏鳴曲及交響曲的第三樂章.從普通舞蹈的輕快節(jié)奏,到偉大的德國巨匠們的手寫下強壯的,有威力的情緒表現(xiàn),可以說包羅萬象.但是,孟德爾頌卻把它改變?yōu)槠嫦肭?投入輕快優(yōu)雅,幻想式的感情.不過,舒曼的有些曲子倒是更接近於蕭邦的型態(tài).
    說來,使這種曲子更為積極化,形式化,而大膽地取名為詼諧曲 ( Scherzo ) 的,便是蕭邦.就如同他的Ballade一般,他自己也創(chuàng)作了深刻的音樂,使它能更為普遍.

奏鳴曲
Sonata 三首
奏鳴曲
Sonata
三首
    蕭邦著有鋼琴獨奏用奏鳴曲三首,其中一首寫於十八歲,屬於作曲的練習曲,c小調(diào),作品第四號,曲中并沒有顯出他的獨創(chuàng)性.雖然蕭邦死后被視為遺作而出版,不過到現(xiàn)在尚無演奏家發(fā)表過它.其他二曲為蕭邦最圓熟期的作品,可以說是他的作品中杰作之杰作.這就是著名的降b小調(diào),作品35號,附有送葬進行曲的奏鳴曲,膾炙人口,另一首是b小調(diào),作品第58號.這兩首的作曲時間相隔了五年,卻是他在馬約卡島旅行療養(yǎng)后,回到他的情人女作家喬治 桑的住宅,得到她許多安慰的戀愛生活中的作品.
    而降b小調(diào),作品第35號,是一八三九年馬約卡島旅行之后所作.b小調(diào),作品第58為五年后的一八四四年所作.
    學生時代創(chuàng)作的c小調(diào),作品第四號不說,成熟時代的作品降b小調(diào),作品35號,以及b小調(diào),作品58號,兩首奏鳴曲,在發(fā)表的當時曾有許多類似「蕭邦并沒有完全修習奏鳴曲形式」的批評.
    其實,像舒曼對他的降b小調(diào)奏鳴曲的批評,也是可以接受的.舒曼說:「把這部作品稱之為奏鳴曲的想法,除非是開玩笑,不然準是沒有脾氣的人,因為蕭邦只是把四位沒有關(guān)系的,亂七八糟的兒子,勉強湊合在非如此即不能進去的地方,他只是用這名意把它們擠在一起罷了.」,把這說法改變語氣來說的話是:「這奏鳴曲的四個樂章,相互之間全無連系,不過是很勉強地把他們集在一起罷了,根本就沒有奏鳴曲所必備的組織,及有機的要求.」這樣的責難并非不能接受,不過舒曼的這些話,或許也是對蕭邦的抒情及優(yōu)異靈感的強調(diào)吧!

即興曲
Impromptu
四首
    蕭邦一共寫了四首即興曲.在這些小曲中我們將可以看出蕭邦所發(fā)揮的天才.「即興曲」一詞,一般是指作曲家未經(jīng)事先預備而臨時作成的樂曲,也可能是一時靈感的創(chuàng)作.不過,蕭邦的情形卻非常地自然,相當自由,但也不是無規(guī)則的發(fā)展,而是有著明顯統(tǒng)一性的作品.因此哈聶卡說:「蕭邦的即興曲,是在自由性之中,有著一貫的形式.看起來像是自由,獨特,卻可以感覺到構(gòu)成上的嚴密.」
    蕭邦的四首即興曲以第一首的降A大調(diào)與因「幻想」即興曲而出名的升c小調(diào)作品66遺作最為膾炙人口,這兩首作品之演奏能被稱為是上乘的還不多.因為內(nèi)容深奧,真正地富於幻想,徹底地具備了即興要素的是第二首升F大調(diào),這也是蕭邦全作品中最優(yōu)秀的一首.第三首降G大調(diào)作品51雖然很少被演奏,卻隱著蠱惑的內(nèi)在美.

前奏曲Prelude 二十五首
前奏曲
Prelude
二十五首
    蕭邦的二十四首前奏曲[作品28]全由不同性格,形式和性質(zhì)的二十四首樂曲組成,從C大調(diào)到b小調(diào),以相異的二十四個大小調(diào)作曲,其排列為五度循環(huán).[如第一至四曲分別為C→a→G→e等調(diào)性]每一曲若從全體的構(gòu)成看來,都保持了相互間調(diào)和的關(guān)系,而音樂的樂念卻不會有長一行短一行的現(xiàn)象.所以雖然每一曲看來都有片段的姿態(tài),其實樂曲的內(nèi)容卻非片段的,未完成的東西,或許應該說它是完全地是完成了的作品,是經(jīng)過磨鍊的,選擇的小品.
    各曲以一個短小的樂念為中心而構(gòu)成的比較多.但是樂念并不是只做單純的反復而已,這是依蕭邦的感情做驚人的發(fā)展,并不做演奏技巧的展開.
    此外,除了作品28的二十四首,蕭邦另外單獨發(fā)表了一首作品45的升c小調(diào)前奏曲.蕭邦主要是因為除「前奏曲」別無適當?shù)臉祟},才以此名來發(fā)表.事實上,這首曲子比作品28的任何一首都還要像前奏曲.從內(nèi)容來說,稱它是即興曲也很適當,這是由於此曲有巧妙的轉(zhuǎn)調(diào)之故.

協(xié)奏曲
Concerto
二首
    蕭邦的作品中,只有僅少數(shù)的非鋼琴獨奏曲.他的第一號e小調(diào)協(xié)奏曲比第二號f小調(diào)晚一年完成,在技巧上亦較之燦麗得多.第二號協(xié)奏曲較富浪漫的幻想感覺,尤其是第二樂章被稱做「愛人的畫像」,便是將他所愛的人——康絲坦琪亞的神韻與風姿,巧妙地描繪出來.第一號協(xié)奏曲是1830年十月十一日,蕭邦在遠離波蘭前,在華沙舉行的告別演奏會上;而第二號則是在1830年的三月十七日,蕭邦自維也納歸國后的第一次演奏會上,皆是他親自彈奏鋼首演.

船歌
Barcarolle
    在蕭邦的作品中,就僅有這麼一首作品60船歌,這是他1846年的作品,也就是跟喬治 桑分手的前一年,比作品52的Ballade第四號寫作時間 ( 1842 ) 遲了三年.等於說是在他的生命已接近最深曾的盡頭時,所寫下的作品.蕭邦長久因肺病纏身,數(shù)度陷於病塌而無法提筆作曲,演奏鋼琴.根據(jù)記載,這首Barcarolle是他在1846年內(nèi),所完成的三首著名作品之一,在此之后,便不復有聞名作品傳世.在這時他所作的曲中,已經(jīng)沒有與George Sand熱戀時轟轟烈烈而奔放的感覺,取而代之的是種更加沉穩(wěn),深邃的境界.蕭邦雖采用威尼斯船歌特有的節(jié)奏,卻不以描寫方光明媚的義大利及鄉(xiāng)土色彩為目的.這是「坐在船上,只知道自己天地的一對戀人,情意綿綿的戲劇性對話」.
    整首Barcarolle中,速度,音型及強弱起伏并不甚大,和弦的使用及變化上亦相當?shù)貑渭?幾乎可以說,全曲就在相當平靜的狀態(tài)下自開始迄結(jié)束.通常,Barcarolle的曲式都是短短四,五分鐘,甚至更短的A→B→A→Coda形式小曲,蕭邦的這首曲子亦保持了此種特性.只是,它長達八分多鐘的時間及所謂異於「風情萬種」之風格,使得在音樂的詮釋上,愈增添了幾分難度.典型的Barcarolle為6/8拍,其強拍在第一拍,弱拍在第四拍,蕭邦則變更為12/8拍,把強拍放在第一拍及第七拍,弱拍在第四拍及第十拍,并且延長其旋律線,使之更為流暢.
本曲的演奏必須具備完璧的演奏技巧.流暢不間斷的節(jié)奏,第一段與中段不甚明確對立的這首樂曲,雖然每個細節(jié)都很優(yōu)美,或許容易聽來冗長單調(diào)也說不定.這是蕭邦全部作品中最要求表現(xiàn)手法及用頭腦,用心來演奏的難曲之一.

幻想曲
Phantasie
    蕭邦曾作過一首幻想曲,而且被承認為他的杰作.樂曲於一八四一年在諾安的喬治 桑住宅完成,當時兩人正過著幸福的愛情生活.
    尼克斯說:「蕭邦的天才正達到發(fā)展的最高階段,也是他在情勢可能范圍內(nèi),發(fā)揮了一切威力的光輝期.」又說:「這是蕭邦最優(yōu)秀的作品之一.奏鳴曲,協(xié)奏曲之類確定的形式構(gòu)想,并沒有妨礙到他自由發(fā)展的樂念,這首作品充滿了蠱惑,怪異.怪異是熱情與勢力,加上幻想而作成,沒有比幻想曲的名稱更恰當?shù)牧?那充滿愛情與憧憬的音樂,從耳朵直傳到我們的心臟,吐露著某種人類激烈的抑制.誰能從曲中窺視到作曲家虛弱的病身呢 這不是暗示著『巨人韃靼』嗎 」
    樂曲的形態(tài)類似於他的敘事曲.不過,敘事曲全部采用的是三拍子節(jié)奏,這三拍子本有著不可避免的敘述故事的形式,其結(jié)果形式也就具有了敘述性.但是蕭邦在這里并不敘述古老的傳說或愛情故事,他所談及的是自己的現(xiàn)實生活,頗有戲劇的重大事件,當然也不像詼諧曲之作者的自我表現(xiàn),而是記述作者也是事件中的一個重要的角色;并且也不是波蘭舞曲的波蘭鄉(xiāng)土感情,而是一般的感情.
    據(jù)說這首曲子是在描繪蕭邦與喬治 桑之間吵架與和好經(jīng)過的情形——
話說有個憂悶天氣的日暮傍晚,蕭邦正坐在鋼琴椅上,心情悶悶的.突然有人打開他的房間,蕭邦便說道:「進來吧,進來吧!」
    房門開了,出現(xiàn)的是李斯特,喬治 桑與卡繆 普勒夫人,合著進行曲嚴肅的節(jié)拍,他們走了進來,圍繞在蕭邦身旁.蕭邦表示出不滿的情緒,與他爭論著的喬治 桑便跪在他的跟前懇求允許..
    李斯特對以上經(jīng)過,表示是蕭邦親口說出來的,也許他真的是根據(jù)這段經(jīng)過而作曲也說不一定呢!

搖籃曲
Berceuse
    雖然蕭邦只寫作過一首搖籃曲,這首樂曲卻是把鋼琴建筑成鋼琴獨特驚人的音的世界,猶如空中樓閣那麼稀有的產(chǎn)物,不論是和聲的,旋律的,以及低音部的節(jié)奏,貫穿全曲的是全音音階,旋律只有一簡單的樂念及應對的對位旋律而已.這首樂曲所表現(xiàn)的,便如搖籃輕輕地搖著,用單純的旋律裝飾及變奏架構(gòu)而成.
    搖籃曲中不變的,不止是節(jié)奏,和聲組織除了一個地方外,也是不變的.各小節(jié)最初的三個拍子為主音的三和弦,其次的三個拍子則維持屬七和弦.有變更的是最后的漸弱,下屬音的三和弦.樂曲之嚴格采取以四小節(jié)的旋律來處理,不斷地令人感覺有韻味.這處理是用了裝飾音,花音,顫音,滾奏,以及半音階的上行與下行.共有十六次的變奏,但不是照樂節(jié)的變奏,而是不間斷的連續(xù)運動,有著抒情的本能.尤其最后自然消失般的終了表現(xiàn),非常完美,附點二分音符的屬七和弦之以主三和弦來解決,可以說是非常絕妙的手法.

五,蕭邦的樂曲風格

    蕭邦的作品,除兩首鋼琴協(xié)奏曲,四首鋼琴與管弦樂作品,少數(shù)的室內(nèi)樂和歌曲外,清一色鋼琴獨奏曲.
    他的兩首鋼琴協(xié)奏曲,都是二十歲時的作品.但第二號F小調(diào)(第二樂章就是「愛人的畫像」)較早寫作,因較慢出版就變成第二號了.
二十四首「前奏曲」,正像巴哈的「平均律鋼琴曲集」般,是由二十四種大小調(diào)的小曲串連起來的.第十五號「雨滴」是在馬約卡島靜養(yǎng)聽著淅瀝瀝的雨滴聲,為排除心底的寂莫而譜成的.
    他還還有二十七首「練習」,其中的「別離曲」,右手只彈琴鍵的「黑鍵練習曲」等,都是廿人所熱愛的作品.
    二十一首的「夜曲」,是最具蕭邦韻味的,旋律都很優(yōu)美,以第二號最為有名.
圓舞曲共有二十首,最為人所知的,就是「小狗圓舞曲」.此曲是看到喬治桑所養(yǎng)的小狗,追咬自己的尾巴團團轉(zhuǎn)時獲得靈感而寫成的.
    蕭邦擅長擅長即興演奏,也寫下四首「即興曲」,其中最受喜愛的「幻想即興曲」.
    此名,他還留下包括「送葬進行曲」的三首鋼琴奏鳴曲,四首」詼諧曲和四首敘事曲等.
    蕭邦二十歲離開波蘭后,一直不曾或忘多難的祖國,也寫下許多根據(jù)波蘭民謠或舞曲節(jié)奏與風格作成的「馬厝卡舞曲」和十五首「波蘭舞曲」.

六,樂曲欣賞

一 別離曲練習曲

    在一八三三年出版的第一集「練習曲」中,以這首俗稱「別離曲」的E大調(diào)第三號最為著名.此曲是一八三零年在華沙時的作品,技巧雖然艱深,但曲調(diào)優(yōu)美非凡.蕭邦在十九歲時,愛上一位華沙音樂院的女同學康絲丹奇亞葛拉德柯芙柯絲卡.她是一位亭亭玉立,有聲樂天才的姑娘∶蕭邦因為生性羞怯,始終不敢向她傾吐愛意.當他決定遠離祖國,前往巴黎時,在康絲丹奇亞的面前,彈奏了這首纏綿幽怨的鋼琴曲,向這位日夜思慕的美麗少女告別了.曲中那充滿愛慕,悲戚而且非常美麗的主題,蕭邦自己也曾說∶「像這樣優(yōu)美的旋律,以前我從有寫作過.」他的弟子古特曼在彈奏此曲之后,不禁握住老師的手叫道∶「啊!我的祖國!」
    這是蕭邦的鋼琴曲中,最為人熟知的名曲之一.尤以第一段主旋律最為優(yōu)美.常編寫成獨唱曲廣被演唱.鋼琴的演奏,第一段常被人誤認為相當單純,其實適得其反.要把砍謠般細膩的韻味表現(xiàn)出來,非杰出的鋼琴家是辦不到的,普通人很難表達出其優(yōu)美的境界.而且中段裏上行的和弦,也是出人意料的艱難.這首練習曲「別離曲」,真是優(yōu)美得使人為之神迷.從技巧上看,也是最精鍊的杰作.此曲也常用小提琴編曲演奏.

二 革命練習曲

    第一集「練習曲」中最后熱情澎湃的C小調(diào)第十二號,就是著名的「革命練習曲」.一八三零年,波蘭反抗帝俄的革命思潮日益高漲的時,華沙音樂院的受友們,送給蕭邦一只裝滿祖國泥土的銀杯,在歡呼革命的雄偉歌聲中,蕭邦離開了波蘭.這出國之后,蕭邦就不再能重還他的祖國.次年蕭邦在前往巴黎的旋途中,經(jīng)過德國斯圖加特時聽到華沙因革命而淪入帝俄之手的消息.他懷著亡國的哀思寫作了這首著名的練習曲,并在日記上寫道∶「我向鋼琴流淚痛哭,上帝啊,請掀開這大地,吞噬這世紀的人類吧!」
    此曲用三段式作成,有著名石破天驚般的氣勢.一開始便是不協(xié)和和弦,表示動洫的革命風云.接著左手奏出一連串失望和悲憤的音響(譜例『3』),然后,右手快速的樂句在鍵盤上疾速奔馳,憤昂的激情有如洶涌怒濤.譜例『4』是此曲中的主要旋律.

三 告別圓舞曲

    這首以「告別圓舞曲」聞名的樂曲,有過一段纏綿的軼事∶一八三五年夏天,蕭邦從巴黎前往德國卡斯巴特,去探望在那里療病的雙親.歸途經(jīng)德勒斯登,曾拜訪父執(zhí)沃金斯基伯爵.伯爵有一位名叫瑪麗亞的掌上名珠,她因流著意大利血統(tǒng),有烏黑發(fā)亮的秀發(fā)和大眼睛,雙唇流露著熱情的性格.蕭邦一見傾心,兩情相投,很快墜入情網(wǎng).他們的繾綣柔情持續(xù)了一個月,而兩的愛情進展到互訂鴛盟的地步,在分別時不勝依依,蕭邦特地寫下這首絳A大調(diào)圓舞曲贈給她.此后瑪麗亞就叫它作「告別圓舞曲」,寵愛逾恒.蕭邦在世時,為縈懷這件溫馨的往事,就把這曲譜深藏在書桌中,不曾想到拿出去刊印.

四 軍隊波蘭舞曲

    這首鋼琴曲因具有豪壯的主題,故有「軍隊波蘭舞曲」之稱.這首樂曲,跟蕭邦以「革命」 「英雄」為題的作品一樣,均是表現(xiàn)愛國情操的音樂,蕭邦藉著這些音樂,悲嘆祖國被強權(quán)所奴役,回憶昔日鼎盛的波蘭王國,為華沙革命的失敗而悲憤,并悼念因抗暴喪生的同胞.繼韋伯之后,將這種舞曲發(fā)揚光大,就是鋼琴詩人蕭邦.他一生共留下十五首波蘭舞曲的作品,其中以這首「軍隊」最為著名.

    此曲用A大調(diào),3/4拍子的混合三段式作成.主部A是具有「軍隊」般哀壯的部分,由反覆著短小動機,與進行轉(zhuǎn)調(diào)的部分構(gòu)成,其節(jié)奏頗富特色.中間B的部分,相當於進行曲的「中段」,這里旋律風的樂句,跟節(jié)奏風的第一主題相互輝映成趣.樂曲在反覆主部A之后結(jié)束.這首挑戰(zhàn)似的,傲岸的,必勝的波蘭舞曲,和如夢似幻的夜曲,或優(yōu)美輕快的圓舞曲,曲趣彼此迥異.曲中彷佛可以聽到號角與馬蹄的聲音,又似乎可以看到波蘭勇猛的武士前進的情景.

五 雨滴前奏曲

    蕭邦的二十四首前奏曲,都是一八三八年后,到馬約卡島養(yǎng)病時完成的,當時蕭邦二十八歲.他的情人喬治桑(法國女文學家)也隨著同往,她像慈母一般,照顧體弱的蕭邦.在馬約卡島上,蕭邦的肺病末見起色,仍舊每天發(fā)燒;可是他還是繼績寫作新的綱琴曲,這首「雨滴前奏曲」,也是這時候的作品.
    據(jù)說有一天下午,喬治桑獨自出外購物,不一會兒,突然下起一陣滂沱大雨,蕭邦在家里坐立不安,擔心喬治桑會不會被淋濕或遇到意外.聽到雨點有韻律地打在屋頂上,蕭邦的心中倍感寂寞,於是走到綱琴前,彈琴解悶.他的雙手隨著雨滴從屋檐上滴落的浙瀝聲,即彈出這首詩情的樂曲.他全心全意灌注在令人遐思的琴韻上,因此并沒注意到豪雨過后,喬治桑已安然歸來,無限關(guān)懷地貼在他身后.這一段軼事,雖不一定真實,但由后人附加「雨滴」兩字的這首第十五號降D大調(diào)前奏曲,自始至終,真像是在表現(xiàn)雨天的屋檐下,雨滴淅瀝淅瀝地落下時的情景.
    此曲為三段體曲式.第一段為降D大調(diào)4/4拍子,由優(yōu)美的旋律開始.低音部固執(zhí)的降A音非常美麗而目印象深刻,就是這個音(中段為升A音)象徵舊雨滴的聲音.中段為升C小調(diào),從第一段連續(xù)過來的降A音更為矚目,成為煩悶的曲思.在中段裏,這持續(xù)音由高音部彈奏,旋律在低音部出現(xiàn).第三段反覆第一段的旋律,但被精縮了.在中段升C調(diào)處,使人聽了好像被惡夢所襲,陰森森地,音調(diào)極為愴涼.全曲進入第三段后,像是把可怕的惡魔驅(qū)逐了,重見自然界的微笑,新鮮得像一湖秋水.

六 小狗圓舞曲

    著名的「小狗圓舞曲」,因為非常簡短,只要一分鐘就可彈完,所以又稱「一分鐘圓舞曲」.當蕭邦和喬治桑一起住在馬約卡島時,他們糞了一只小狗.某日黃昏,蕭邦看見那只淘氣的小狗在追咬著自己的尾巴,在地上團團轉(zhuǎn)個不停.他看了非常開心,急忙叫喬治桑也出來看.因情人喬治桑的靈機一動,請求蕭邦以小狗這滑稽有趣的動作寫作一曲,於是蕭邦就即興寫下這首輕巧可愛的圓舞曲.

七,蕭邦的軼事二則

   【第一則】從孩童時代起,蕭邦的彈奏已引人入勝.有一次他父親不在學校,孩子們趁勢大鬧.蕭邦跑來先請求他們安靜,再用鋼琴講故事給他們聽,於是孩子們靜了下來.蕭邦一面彈琴,一面說「強盜的故事」----強盜們拿著刀劍,想爬進一座堡壘,但突被一種聲音嚇住了,故立即逃走,跑了很久,人疲馬倦,強盜們躺下來睡覺.這時,音樂愈彈愈輕柔和幽靜,強盜們都沉入了酣睡,甚至連聽故事的小頑童也睡著了.
   【第二則】一次,德國音樂家梅亞貝爾為一件小事和妻子爭吵起來,兩個人誰也不理誰.梅亞貝爾想和妻子和解,又不愿意開口.他煩惱地坐在鋼琴前彈起了友人蕭邦送來的名曲〈夜曲〉.優(yōu)美的旋律使人忘掉了不快,消除了怒氣.梅亞貝的妻子被這美妙的音樂感染了,她忽然激動地抱住丈夫,熱烈地親吻起來.后來,梅亞貝爾和他的妻于寫信給蕭邦,感謝蕭邦〈夜曲〉幫助他們夫婦重歸於好.

八,傅聰,詩情蕭邦

    傅聰在一九五五年參加蕭邦國際鋼琴大賽,并獲得第三名與「最佳馬祖卡演奏獎」,之后「有波蘭性格的中國人」,「中國籍的波蘭人」成為西方樂界對傅聰?shù)牡谝挥∠?很自然的,他的演奏事業(yè)與蕭邦也產(chǎn)生密不可分的關(guān)系.在傅聰?shù)挠^念里,蕭邦在音樂史上的地位不但前無古人,后也無來者,沒有蕭邦,浪漫樂派就不夠完整.
    對於蕭邦而言,其祖國波蘭的歷史,就像是一部列強入侵史,因此蕭邦從年輕時期就被迫流亡到法國,終其一生都無法再踏上波蘭的土地,只能靠著音樂表現(xiàn)民族的靈魂與思鄉(xiāng)的感情.傅聰?shù)慕?jīng)歷和蕭邦多少有點相似,或許是經(jīng)歷過同樣遠走祖國的傷痛,讓傅聰對蕭邦的作品有了認同感.因此,當傅聰接受《時代周刊》訪問時,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段話:「蕭邦的作品就像我自己一樣.波蘭文中有一個字zal,意思是流放的鄉(xiāng)愁,追悔,心碎與盼望.而這是我自中國長期流亡以來,體驗最多的事.」
    一九五四年八月,傅聰離開中國前往波蘭準備參加蕭邦大賽,年方二十歲的傅聰萬萬沒有想到,從此他與父母間的聯(lián)系幾乎只能靠一封又一封的家書,即使中間他曾經(jīng)回到北京,卻沒能赴上海探望父母.一九五九年,傅聰自波蘭出走英國倫敦的舉動,雖然讓自己免於被調(diào)回鄉(xiāng)村勞動,避開在反右運動中,面臨父子互相斗爭揭發(fā)的場面,卻也害苦了留在中國的父母與弟弟傅敏.傅雷與妻子朱梅馥上吊自殺,在北京的傅敏求生不能,求死不成后,又面臨更嚴重的批斗.父母自殺后兩個月,傅聰才從法國的朋友那里得知這個消息.一九七九年,傅聰才終於再度踏上中國的土地,參加父母的追悼會.
    「蕭邦很自我,個人的痛苦與喜樂都非常重要,他在音樂中把(這些情感)夸張到最大」,傅聰這麼說.不過,「蕭邦的靈魂非常熱情而且有深沉的哀痛,但是沒有一點感傷或是無病呻吟的味道」,所以聆聽傅聰?shù)氖挵?會訝於其明凈無瑕,華美又細膩,柔和且富有詩意的的詮釋手法.
    至於詮釋的深度上,不能不提父親傅雷的教育.近年接受媒體訪問時,傅聰曾經(jīng)說過:「我現(xiàn)在的年齡已經(jīng)超過我父親了(注:傅雷在五十八歲自殺).我以一個老年人來看我父親幾十年前的東西,我感到仍沒過時……雖然表面上有些人的藝術(shù)追求有些變化,但骨子沒有變.比如,我受父親影響最深的就是做有文化,有修養(yǎng)的人,有了文化修養(yǎng),彈琴就有了一定的品味.」由此可知,傅雷對於傅聰?shù)乃囆g(shù)成就有決定性影響,也是傅聰最重要的老師.
    由於傅雷是著名的文學翻譯家,上海藝術(shù)大學教授,往來的友人都是文藝界人士,例如:作曲家丁善德,畫家劉海粟與黃賓虹……等等.在傅聰三,四歲的時候,傅雷就讓他聆聽古典音樂,七歲半拜師傅雷的老友雷垣學習鋼琴.為了培養(yǎng)傅聰,傅家的長輩可謂傾注全部的心血.朱梅馥把嫁妝賣掉,為傅聰添購了一部鋼琴,傅雷則親自以工整的字跡為傅聰抄譜.甚至為了讓兒子專心學琴,傅雷不再讓傅聰?shù)叫W念書,親自以自己的教學方法來培育傅聰,為他未來從事音樂工作所必需要的文化素養(yǎng)奠定扎實的基礎.傅雷聘請老師專門教育傅聰在英文與數(shù)學方面的知識,自己則親自抄寫古文,要求傅聰背誦詩詞,學習孔孟與先秦諸子,史記,漢書……灌注了堅實的古典哲理基礎,也直接影響到日后傅聰?shù)乃囆g(shù)表現(xiàn).傅雷曾經(jīng)很驕傲的在家書中寫著:「你從小到現(xiàn)在的家庭背景,不但在中國獨一無二,便是在世界上也很少很少.哪個人教育一個年輕的藝術(shù)學生,除了藝術(shù)以外,再加上這麼多的道德呢 我完全信任你,我多少年來播的種子,必有一日在你的身上開花結(jié)果—我指的是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shù)家!」
    「寧要爛草地,不要漂亮的水泥地.」傅雷這句名言正是告訴了傅聰,生命力在藝術(shù)中有多麼重要,而父親的教誨在傅聰身上起了深刻的作用.在傅聰?shù)南敕ɡ?熟讀李后主的詞,就能抓到蕭邦作品的基本精神,因為,這就是蕭邦的精神.蕭邦的音樂最主要的就是故國之情與深沉無奈的悲哀與懷念!「自我流放」,「有國難歸」,不正是蕭邦,李后主與傅聰?shù)墓餐c 透過鋼琴,傅聰巧妙的把三個屬於不同時間,空間的人物串連在一起.
    除了對國家的思慕,蕭邦的一生受盡了情字的折磨,而傅聰多舛的愛情歷程似乎為他帶來詮釋蕭邦作品的另一種靈感.傅聰少年時期曾經(jīng)有一段初戀,對象是青梅竹馬的女孩,但是前往波蘭學琴后,兩人被迫離別.一九五三年赴羅馬尼亞參賽前,多情的傅聰在北京與一名作曲家的年輕妻子相戀,造成對方夫妻分手.
    出走英國以前,傅聰曾經(jīng)愛上一名波蘭女孩,據(jù)說,傅聰就是在這名女孩的幫助下出走.住在倫敦期間,傅聰認識了小提琴家曼紐因(Yehudi Menuhin)與前妻的長女彌拉(Zawira Menuhin),兩人在一九六○年底結(jié)婚,并且在岳父的幫助下,迅速在歐美樂壇竄起.雖然傅聰與彌拉育有一子凌宵,但是兩人在結(jié)婚九年后,因為經(jīng)常性的爭吵而分手.
    一九七三年,傅聰與南韓駐摩洛哥大使的女兒玄禧晶結(jié)婚,但是,「我們結(jié)婚三個月就無法共同生活.」而引起玄禧晶嫉妒,進而造成兩人的婚姻在短短三個月內(nèi)破裂的,正是女鋼琴家阿格麗希(Martha Argerich).
    雖然阿格麗希已經(jīng)與指揮杜托瓦(Charles Dutoit)結(jié)婚,與傅聰間的情感卻一直藕斷絲連.這時,南韓小提琴家鄭京和的出現(xiàn),也在傅聰?shù)膬?nèi)心造成漣漪,但是鄭京和卻另有不明的意中人,不愿意接受傅聰?shù)那楦?杜托瓦與阿格麗希夫婦於一九七四年赴東京巡回時,兩人因故爭吵,阿格麗希負氣飛回瑞士,這時傅聰才發(fā)現(xiàn),鄭京和的意中人正是杜托瓦,而阿格麗希也有了新情人,也就是鋼琴家柯瓦謝維契(Stephen Kovacevich).同時面臨妻子與情人雙雙棄他而去,不過,在魯普(Radu Lupu)的介紹下,傅聰結(jié)識了在香港長大的鋼琴家卓一龍,兩人婚后生了一個男孩凌云.
    早年承襲嚴謹?shù)闹袊澜y(tǒng)教育,長年的自我流放,卻是標準西式的飄泊與瀟灑,若說傅指下有著比一般鋼琴家深隧糾纏的情思,確是其來有自.(為SONY音樂出版的「傅聰,詩情蕭邦」專輯而寫)

九,參考資料

1.【經(jīng)典音樂家列傳 8 蕭邦】 光復書局 (1997年1月)
2.蕭邦蕭邦八卦看板http://netcity2.web.hinet.net/UserData/miaou001/chopin05.htm
3. 鋼琴詩人~~蕭邦 http://www.chopin.com.hk.ro/
4. 蕭邦 http://www.geocities.com/Yosemite/Geyser/9707/sam_mp17.htm
5. 傅聰,詩情蕭邦http://www.allmusic-mag.net/musicscape/people/2003/20030704.htm
6. 蕭邦http://www.prtmusic.com.tw/activity/topic/Classic_famous/98/may_intro.html
7. 蕭邦 http://www3.ouk.edu.tw/wester/composer/composer011.htm
8. 財團法人中華蕭邦音樂基金會 http://www.chopintaipei.org.tw/200303/Chopin.htm 

 

 
   更多相關(guān)
    傳記作家易碧勝新作《愛在天地間
    傳播美育:一場藝術(shù)、休閑、健康
    楊音:賦設計予生命 讓空間有價
    歐小松:借助高校平臺 煥發(fā)女書
    張建利:探索新的攝影表達方式
    胡 欣:女書傳承亟需規(guī)范
    鄒武生:承古開今寫春秋
    柏成松:墨竹墨蝦人人夸
    劉雙全:九疑山上白云飛
    李璜之:從湖南走向世界的藝術(shù)家
   特別推薦
許又嵐:鯤鵬展翅九萬里
許又嵐:鯤鵬展翅九萬里
陳景河:黃金山上撰寫黃金人生
陳景河:黃金山上撰寫黃金人生
魏偉偉:甜蜜鳥背后的故事
魏偉偉:甜蜜鳥背后的故事
王子耀:懸壺濟世為蒼生
王子耀:懸壺濟世為蒼生
陳愛娟:一棵會開花的樹
陳愛娟:一棵會開花的樹
   特別策劃·專題報道
· 華為的秘密:為何整個世界都怕它?
· 在商學院里到底學什么?
· 禹晉永: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生存“忽
· 解密“淘寶式”經(jīng)典騙局:以假亂真 會
· 蘇芩:33歲剩女十年悲催相親史
· 環(huán)球時報:反制日本“購島”應立即行動
· A股上市家族企業(yè)TOP100:新希望三一比
· 神秘富豪張志熔發(fā)家史:國企高管帶來巨
· 十年來那些被資本“逼宮”擠走的企業(yè)創(chuàng)
· 羅援:只要是中共在執(zhí)政 美國就不會放
   熱點人物
· 范曾:狂傲拔塵、大愛無疆的繪畫大師
· 黃 江:中國油畫 大芬黃江
· 劉永剛:站立的文字,永恒的“愛擁”
· 秦國人:記張藝謀
· 張國榮:永遠的懷戀!
· 唐茲成: 翰墨真情寫愛心
· 王海: 著名農(nóng)民詩人的傳奇人生
· 黃紅英: 生命,在音符中跳躍
· 畫家李相生:一壟翰墨伴平生
· 趙本山的十年創(chuàng)業(yè)路
   推薦人物
· 林春藍:解讀天下第一經(jīng)卷
· 李國平:飛翔的光電神鷹
· 王 石:打造千億萬科背后的取舍之道
· 郭廣昌:實踐中的夢想家
· 硬漢李幼斌的“另一半” ——史蘭芽
· 楊釗:做慈善要讓人知道
· 林峰:從電視轉(zhuǎn)戰(zhàn)電影是眼前的高峰
· 熊乃瑾:女人的媚是讓人幻想的
· 俏江南失色:家族餐飲企業(yè)的困境
· 鐘慶明:冠軍心 力臻美

 

 

版權(quán)聲明:如需轉(zhuǎn)載本站文章或資料,敬請注明:來源中國人物傳記網(wǎng),并署上文章作者的名字!
免責聲明:本網(wǎng)站為公益性網(wǎng)站,部分資料來自于互聯(lián)網(wǎng),其版權(quán)歸原作者或其他合法者所有。如內(nèi)容涉及或侵犯了您的權(quán)益,請通知本站,將盡快處理!
本站電子書僅供讀者預覽,請在下載24小時內(nèi)刪除,不得用作商業(yè)用途;如果喜歡請購買正版圖書!
關(guān)于本站 | 分支機構(gòu) | 投稿須知 | 代寫文章 | 加盟合作 | 書籍出版 |
聯(lián)系電話:015102060385 投訴:013802424218  電子郵箱:chinarwzj@126.com QQ:865676504
中國人物傳記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 2010-2015 Chinarwz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粵ICP備12031299號 技術(shù)支持:廣州市源東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