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江蘇牧羊集團總裁范天銘
當許多年輕人不甘心在小城市工作,紛紛欲向南京、上海等大城市高飛的時候,有一個熱血青年卻毅然選擇留了在揚州,并干出了一番事業(yè)。他就是范天銘,我國遠近聞名的飼料機械及工程制造企業(yè)江蘇牧羊集團總裁。
1991年,范天銘從我校機械制造專業(yè)畢業(yè),以飽滿的熱情投身工作,和許多大學生一樣,他被安排到車間進行鍛煉。車間的勞作是很辛苦的,有人因此而意志消沉,更有甚者在無奈中便放棄了理想,然而范天銘卻很執(zhí)著,認認真真地拜工人為師,向內行學習,跟著工人師傅進行生產勞動,一絲不茍,將在學校學到的機械加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對生產工藝提出了許多合理化建議,使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短短的一年功夫,他全面掌握了產品的生產流程和生產工藝全過程,也正由于這一年的工作積累,為范天銘后來到技術科從事科研設計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在技術科工作的3年中,范天銘邊工作邊學習,系統地學習了飼料加工工藝,設計開發(fā)了許多新產品,同時對公司的發(fā)展主動獻策獻計,特別是把握市場動態(tài),實行產銷結合,推動了企業(yè)由主要生產飼料機械向成套工程發(fā)展。公司承接的第一個飼料成套工程項目就是由他帶領的兩名技術人員從學習工藝、試制設備、指導安裝一步步摸索出來的。隨著公司承接成套工程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公司領導將其調到新成立的成套工程公司擔任副經理,憑著一股沖勁,公司迅速打開了局面,并成為遠近聞名的飼料成套工程安裝企業(yè)。
1999年,因集團另一骨干企業(yè)鋼板倉公司原總經理突然辭職,眼看著大家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市場很可能隨時拱手相讓他人,范天銘臨危受命,迅速地穩(wěn)定了鋼板倉公司的局勢。從一個公司的副總到另一個公司的總經理,進入一個全新的領域,責任大了,事情多了,壓力更大了。他一邊積極學習鋼板倉制造理論及工藝,一邊學習管理,迅速成為一個全面經營能手。他敏銳地感覺到,倉儲工程處于一個快速發(fā)展的階段,誰能在這一階段發(fā)展壯大,擴大市場占有率,成為行業(yè)的領頭羊,誰就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wěn)腳跟。他果斷決策,加大市場攻堅力度,在短短兩年內,鋼板倉公司的銷售額,由每年的2000多萬升至8000多萬,擊敗了市場上的眾多競爭者,成為行業(yè)內名副其實的“老大”。同時,他還在公司中積極推行嚴格的管理,所有子公司中,鋼板倉公司的管理最嚴格,效益也是最好的。
2002年,公司董事會為進一步強化管理,從建立現代企業(yè)制度出發(fā),一致推舉范天銘擔任集團公司總裁。擔任總裁一年來,他大膽創(chuàng)新,銳意改革,確立了企業(yè)的經營戰(zhàn)略,積極走國際化道路,通過制度創(chuàng)新,總公司的經濟效益特別是“創(chuàng)匯”有了較大的提高。
談到范天銘成功的經歷,他總是淡淡一笑,他認為之所以能取得這些成就,主要得益于兩個方面,并借此機會對廣大青年同學提出三點想法:
一是要有高尚的人格修養(yǎng)。范總裁有句話,要做事,先做人。作為一個知名企業(yè)的總裁,掌握著公司的人事及財務大權,但范總卻以異常嚴格的態(tài)度要求自己。有一對曾多次有恩于他的夫妻雙雙下崗,向范總要求到公司工作;但范總考慮到公司的有關規(guī)定,他決心以身作則,婉言拒絕了,卻以個人的名義,向他們援助了一些資金,同時從精神上也給了他們巨大的支持和幫助。去年,牧羊集團在邗江工業(yè)園區(qū)投資7000多萬元建立生產基地,各供貨商、工程承包商紛紛找到范總,其中不乏親戚朋友、熟人關系,但范總始終堅持招、投標制度,按原則選擇供貨商,既保證了工程的質量,又保證了工程的費用。范總在用人上非常重視人的思想品格,在“才”與“德”的比較上,他更為注重德的選擇,并且認為德是第一要素,德比才更重要。
二是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范天銘從最初的一名普通技術人員成長為一名公司總裁。每一次都能迅速適應新的角色,并能做出很好的成績,應該說,最重要的還是其不斷努力學習的結果。由于環(huán)境的變化,每個人都要能迅速對周圍環(huán)境的變化作出快速的反應,而這就需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在我們采訪的過程中,發(fā)現范總的案頭堆滿了各類學習資料,厚厚的一大摞,這種強烈的求知即便是學生也是不多見的。
三是要有一個平淡的心態(tài)。外籍足球教練米盧曾經講過,心態(tài)決定一切。在人生的旅途中,無論任何時候,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挫折和困難,這也是最鍛煉人的時候,一定要有一顆平常心,以平淡、冷靜的心態(tài)去處理和對待各種問題,切忌意氣用事!
最后范總裁感慨地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是揚州職大培養(yǎng)了我。希望在校的學生有更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