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間,原本寂寂無名的黃健華成了中國體育界的明星。可是,他既不是國手也不是國腳,既沒有黃健翔的激情評論,也沒有黃日華的“射雕”技術,他緣何成名?正如首塊奧運金牌得主許海峰被中國體育界永遠銘記那樣,黃健華作為NBA歷史上第一個華人老板,注定了這個名字應該響當當。
北京時間5月25日,美國克里夫蘭騎士隊(Cleveland Cavaliers)正式宣布,一家來自中國的投資集團——“騎士聯(lián)盟”已收購了騎士營業(yè)公司(包括騎士隊和騎士隊的主場速貸中心)15%的股份,而該聯(lián)盟的董事長兼總裁黃健華則成為NBA第一位華人老板。
其實,黃健華不僅是第一位擁有NBA席位的華人老板,他還是第一位踏入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華人。除此之外,他還是位商人,成功地管理著火箭資本(Rocket Capital)在大中華區(qū)的主要業(yè)務。同時他還是美國職業(yè)棒球聯(lián)盟揚基隊(New York Yankees)大中華區(qū)的代表;鸺犇壳霸谥袊亲钪腘BA球隊,而揚基隊則是美國最負盛名的棒球隊,身兼兩份這樣的要職,黃健華在體育界的地位可見非同一般。
兩度加冕“華人第一人”,兩個最炙手可熱球隊的代表人,同時又玩轉資本市場,收購股權、投資股票兩不誤。年僅45歲的黃健華取得的成就足以令人心生感嘆了!同時在體育和資本這兩個看似不相關的行業(yè)中游刃有余,他是擁有什么魔力,還是完全拜上天所賜的好運氣?
量身打造的紐交所職位
回顧黃健華的來時路,不能不感嘆機緣的巧合,他太幸運了!
好運在他大學畢業(yè)時就開始了。1988年,紐約證券交易所需要一位同時會講英語、日語、華語和粵語的亞洲碩士生,如此苛刻的條件即使在現(xiàn)在看來也并不容易滿足,可事情就這么巧,當時剛畢業(yè)的黃健華完全符合這些條件!
他出生于廣州市,所以粵語不是問題;而他的母親是英語系教授,所以從小他的英文基礎就不錯;他考入廣東中山大學后讀了4年日語系,因此日語也不是障礙;而1984年,黃健華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深造,拿到東亞經濟研究的碩士學位,又學了金融。
這么看來,紐約證券交易所的這個職位簡直是為黃健華量身打造一般。進入紐交所工作后,黃健華也沒有辜負眾望,他做得一直很努力,在4年的時間里,不僅積累了一定的財富,更重要的是積累了廣泛的人脈和關系網(wǎng),為他日后的成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盡管1991年他就離開了紐約證交所,但是憑借這番閱歷,他成了華爾街的紅人。據(jù)媒體報道“當時幾乎所有到紐約投資的亞洲老板想要上市必須經過他”,可以想象,作為稀缺人才的黃健華在那個時期何等風光!也正是在這一時期,黃健華賺到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幸運女神二次眷顧
幸運女神的第二次眷顧發(fā)生在2004年。這一年,他幸運地加入了紐約揚基隊,成為揚基隊在大中華區(qū)的合作伙伴。可能中國人對揚基隊不太熟悉,可是在美國尤其在紐約,揚基隊的地位卻是不可小覷。在一本漫畫書中,作者告訴那些初到紐約的人:“你若想和紐約人交朋友,你就告訴他,你是揚基隊的鐵桿球迷。”而紐約市前市長朱利安尼與希拉里競選紐約州參議員職位時,就都曾頭戴揚基隊的球帽到處拉選票。
黃健華也毫不掩示他的驕傲與自豪,“對所有人來說,揚基隊都是可望不可及的。在美國,如果說你和揚基隊有任何關系,大家一定會對你另眼相看,因為只有你是最出色的,揚基才會選到你。”那么,黃健華又是如何被揚基隊挑中的呢?
起因是揚基隊在亞洲地區(qū)的成功。2004年,日本棒球運動員松井秀喜簽約揚基隊,因為雙方簽的合約很大,揚基隊立刻在日本人心目中上升到了主隊的位置,從而在日本名聲大振。中國臺灣的球員王建民也因為簽約揚基隊而成了臺灣的英雄,臺灣人因關心王建民而關心揚基隊。經過這兩件事,揚基隊意識到了亞洲區(qū)的重要性,決定進軍大中華地區(qū)。這時,精通英語、普通話、粵語、日語,同時擁有大量人脈的黃健華進入了揚基隊的眼簾,他再次幸運地得到了這份眾人艷羨、“可望不可及”的工作。
玩轉中國體育市場
機會在中國,黃健華也深刻地體會到了這一點。他不僅是揚基隊在大中華區(qū)的代表,而且也是火箭隊老板萊斯利•亞歷山大(Leslie Alexander)的合伙人,負責打理火箭資本在中國區(qū)的業(yè)務。黃健華利用華人身份,也充分利用揚基隊、火箭隊在中國的名氣,頻繁穿梭于中美兩國之間,游弋于體育界與資本界,不僅為自己的美國公司賺到了大把的錢,也為中國體育帶來了充裕的資金。
他不遺余力地幫助中國球員走出去,并將大量資金投入到中國的體育事業(yè)上。“NBA最大的發(fā)展空間是在中國,所以球隊今后的發(fā)展,也是跟中國息息相關的。”對于NBA的未來,黃健華如是說。為此,他曾經極力說服亞歷山大力挺姚明,雖然姚明的第一個賽季表現(xiàn)沒有達到亞歷山大的預期,但他卻堅定地認為,姚明是吸引中國球迷的巨大籌碼。他對亞歷山大說“商業(yè)價值比比賽成績更有價值,成績今年打得不好,明年還有機會。中國市場在上升而美國市場已經飽和了,如果有姚明在,那結果肯定會不一樣。”
而事實證明,黃健華的判斷是相當有遠見的。由于姚明的出色表現(xiàn),使得亞歷山大這個NBA有名的窮老板咸魚翻生,財富由原來的NBA倒數(shù)第一變成了正數(shù)第九。“我要感謝姚明和麥蒂,特別是姚明來了之后,他給我?guī)砹?2億的財富。”亞歷山大毫不掩示地說,當然,也飽含著對黃健華決定的贊嘆。
黃健華還很重視棒球。相比籃球,棒球在中國就像是一塊未開墾的處女地。“在日本、韓國,棒球已變成了第一運動,形成了一個很大的產業(yè)鏈,所以我覺得應該是有前途的,它不但可以解決運動員的出路問題,而且還是一個產業(yè)鏈,可以產生更多的棒球裁判員、教練員,還有供應商等等。這一點,可以看看紐約揚基隊,他們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就業(yè)機會和社會效應,相當于中國很多很多球隊。”
目前他已經有了行動,利用自己揚基隊中國區(qū)的總代表身份,幫助幾位中國棒球運動員進入美國棒球聯(lián)盟,同時還投入大量的資金對中國的棒球教練進行培訓,另外還注資中國棒球職業(yè)聯(lián)賽和中國青年棒球聯(lián)賽。也許在不久的未來,當中國的棒球業(yè)蒸蒸日上時,就是黃健華收獲果實的日子。
弄潮港股市場
亞歷山大把火箭隊在中國的所有事物都交給黃健華打理,也包括火箭資本。2008年初,火箭資本宣布在香港設立亞洲區(qū)總部,作為進入內地投資的平臺。
事實上,早在5年前,黃健華就已經把火箭資本帶入了中國,開始投資港股。據(jù)黃健華介紹,火箭資本投資港股以來,迄今每年回報均超過50%。“中國市場無疑是全球具有高增長潛力的市場之一,”因此他選擇以香港為平臺,通過投資赴港上市的內地公司來分享中國市場的高成長性。
黃健華透露,2007年,火箭資本在香港成功地投資了多個IPO項目,與火箭隊和姚明也是分不開的。在接觸這些IPO公司時,他發(fā)現(xiàn)不少中資企業(yè)的老總以至管理層都是“姚迷”,這使他們有了更多的共同語言。而他也充分地利用了這些資源,有火箭標志的NBA小紅帽成了連接火箭資本和中資企業(yè)的橋梁,姚明簽名的球衣,甚至火箭旗下豐田體育中心的各類球賽及表演的門票,都成了黃健華與內地企業(yè)聯(lián)絡感情的工具。
除了港股IPO項目,近些年來,黃健華攜火箭資本也開始涉足一些股權投資,并通過收購股權逐步地進入一些公司的董事會,2008年3月10日,在香港上市的內地汽車企業(yè)華晨中國對外宣布,與美國投資基金火箭資本、汽車商Red Mc Combs簽訂合作備忘錄,后兩者將聯(lián)手斥資1億美元,認購華晨約10%至15%的新股,屆時3家公司將在內地成立合資公司,經營汽車售后市場業(yè)務。入股華晨中國是火箭資本的處女作,今后它將“長駐”華晨,并委派一名非執(zhí)行董事進入董事會,這對火箭資本而言無疑是里程碑式的項目。
一方面利用中國的經濟成長幫助火箭資本迅速增值,另一方面利用火箭隊與姚明幫助火箭資本打開市場,在資本市場與體育界黃健華玩得如魚得水,不亦樂乎。“隨著我們成為眾多中國公司的股權投資者,越來越多的被投資對象希望利用我們和姚明的影響力,為他們進行品牌宣傳。”
看來,黃健華注定在資本界和體育界繼續(xù)他的“幸運”之旅了,至于他能否一直這么得寵,且試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