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奧運會冠軍郭晶晶啟蒙教練李芳
郭晶晶站在奧運冠軍領(lǐng)獎臺上的那一刻 , 李芳竟張著嘴半天說不出話來。近日 , 當接受采訪時, 她含著淚紅著眼圈對筆者說:“晶晶多年來的付出終于有了回報 , 我為她感到高興。” 從李芳教練激動的眼神里 , 從她略微發(fā)顫的話語中 , 人們分明感受到閃閃的金牌背后李芳培養(yǎng)晶晶時的不易與辛酸。
慧眼識“晶晶”
多年前, 正是李芳慧眼識珠 , 從眾多學跳水的孩子中選出郭晶晶 , 并將其悉心培養(yǎng)為當今中國跳水界的領(lǐng)軍人物。當時 ,6 歲的郭晶晶還在上學前班 , 許多教練都沒有選擇她 , 因為她的自身條件并不理想 , 膝蓋骨有些外凸 , 腳尖不好看 , 跳水時會影響空中造型的美感。而且她膽子小 , 害怕下水。但是 , 李芳經(jīng)過反復(fù)斟酌, 還是決定把她留下。晶晶不敢下水 , 每次上了跳板都不敢動 , 李芳一狠心 ,“撲通”一聲 , 把她推下去。沒想到試了兩次之后她居然不怕了。 從此 , 郭晶晶便開始了自己的跳水夢想。
1997 全運會 , 當郭晶晶以優(yōu)美標準的旋轉(zhuǎn)、騰空姿勢滑入水面, 并獲得 9 分的好成績時 , 許多裁判和記者都說:“中國跳水隊后繼有人了!” 去年, 雅典奧運會郭晶晶獲得單雙人三米板兩枚金牌, 跳水事業(yè)達到頂點。當郭晶晶結(jié)束奧運休假 , 回保定市進行恢復(fù)性訓(xùn)練時 , 師徒倆有說有笑 , 就像一家人一樣 , 讓旁人很是羨慕。
忙碌已成為習慣
李芳說:“忙碌已成為我的一種習慣。幾天不上訓(xùn)練場心里就難受。”
1994 年, 李芳夫妻吵架了! 這對從未紅過臉的夫妻鬧得很僵 , 原因是剛出生的孩子因照顧不當?shù)昧思毙苑窝。那?, 愛人加班去了 , 李芳急著訓(xùn)練 , 情急之下她把孩子自己鎖在了屋里。晚上, 她拖著精疲力盡的身體回到家 , 發(fā)現(xiàn)孩子的臉色不對, 一摸 , 才發(fā)覺孩子額頭燙得厲害。手忙腳亂的她撥了丈夫工作室的電話。醫(yī)生說 , 孩子得了急性肺炎。丈夫看著昏迷中的女兒, 把怒氣全部發(fā)泄在妻子身上。面對丈夫的指責 , 李芳心里有愧 , 但眼淚只能往肚子里咽。
李芳說:“我不敢請假 , 我怕這一歇 , 隊員思想會松懈下來 , 不能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tài) , 體能跟不上, 恢復(fù)起來就相當困難了。”
李芳心系著訓(xùn)練場 , 明理的公公婆婆便主動提出幫忙帶孩子 , 并囑咐李芳:“放心吧 , 孩子我?guī)е,跳水隊里還有二十幾個孩子等著你去照料 , 跳水隊離不開你 , 你就放心去吧 !”望著婆婆, 李芳再也抑制不住眼淚 , 撲到婆婆懷里大聲哭了起來。
師徒情深
今年李芳的生日 , 一如往常, 訓(xùn)練基地擺著一大束鮮花和一大盒蛋糕。每當李芳見到這種場面 , 她才記起今天是自己的生日。一張張熱情洋溢的笑臉 , 一句句溫暖貼心的祝福 , 都飽含了孩子們對“母親”的感激與摯愛。
每年的生日 , 李芳幾乎都與隊員們一起度過。并非愛人不記得, 只是他太了解李芳的個性了。每當李芳手捧鮮花跟他滔滔不絕講述孩子如何和她過生日時那種發(fā)自肺腑的快活勁兒, 他便放棄自己給李芳過生日的想法, 他心里明白 , 讓她跟孩子們一起過生日是送給她的最好禮物。
年僅十四歲的董雨萌來跳水隊已有四個年頭 , 她對于千里之外父母的印象已日漸模糊 , 當父母不遠千里從秦皇島趕來看望雨萌時, 小雨萌竟不知道說什么好。在她心里 , 訓(xùn)練場上耐心指導(dǎo) , 生活上關(guān)心體貼的李芳教練才是自己的媽媽, 平時有了心事更愿與李芳傾訴。李芳已成為雨萌心中一份飽含深厚母愛的情感寄托。
和隊員們一起哭一起笑的每一個日日夜夜 , 都令李芳終生難忘。臺上、臺下, 也許一個眼神, 一個手勢都會產(chǎn)生心靈相通的默契。
李芳這樣定義“教練”這個名詞: 教練是一個很辛苦的行當, 出成績的畢竟少, 而且成功只是一瞬間 , 爭取成功的過程充滿了苦痛與辛酸 , 保持成功更是不易。但是我不后悔 , 我離不開我的事業(yè) , 更離不開朝夕相處的孩子們。